有“中国相枣之乡”美誉的东丁村曾是西安市阎良区关山街道的“三好村”,却被定为软弱涣散村并进行整顿。去年以来,阎良区关山街道东丁村一班人知弱而图强,狠下心、找症结、理思路、明举措,开启了软弱涣散党组织的“变形”之路。
“三好村”被定为“软弱涣散”村?
东丁村位于阎良城区以东10公里处的石川河畔,周相路、阎关路、河堤路穿村而过;近年来,借力石川河全域治水和美丽村庄连片建设机遇,先后打造了东丁民宿、相枣文化馆、枣影广场、紫藤长廊、仿古一条街等一系列特色景观;村内有传承千年的仰韶文化遗址、汉桥遗址、古观音寺、千年古相枣林等特色资源。这样一个地理位置好、基础设施好、资源禀赋好的“三好村”为什么会被确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整顿?
“刚来东丁村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村子基础不错,旅游设施齐全,却没有运营开来、缺少人气;‘两委’班子年龄普遍偏大,阵地冷冷清清,来的群众不多,接到的投诉却不少。”该村第一书记吴䶮介绍说。
2023年6月,东丁村因班子凝聚力不强、老龄化严重、创新意识不足、缺乏发展思路,导致无力盘活村庄资源更好承接乡村振兴任务,被确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
“共富联盟”开启“变形”之路
如何盘活村庄现有资源、吸引人流、带活人气、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摆在整顿工作组和村“两委”班子面前的一大难题。在与党员群众代表多次开会讨论协商后,东丁村决定要广泛吸引社会力量投入,在发展林下经济、做强乡村旅游上做文章。
与此同时,在街道各村争相创品牌、争示范、增收入的大环境下,相邻的新马村敏锐地捕捉到“林下经济”的发展机遇,并看好东丁村的特色资源,有意租用场地,采取合作共建的模式,共同发展“露营经济”,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达到“共富”目的。
在街道党工委的牵线搭桥下,东丁和新马两个党支部建立联盟,依托现有资源,对3院民宿进行提升改造,打造了占地9亩的林下露营基地,推出“露营+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以林下烧烤、山东大饼、团建拓展、帐篷营地等为主营业务的“尚食小院”应运而生。
村里有了“烟火气”
一顶帐篷、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三五好友、林下烧烤......如今,千年古相枣林下的“尚食小院”已成为人们周边旅游、日常休闲、团建打卡的必选之地,在满足大家“诗与远方”的同时,进一步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益。
“自我们‘尚食小院’开业以来,日平均营业额将近3000元,这样算下来,预计将为东丁、新马两个村贡献近20万元的年收益。”新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大卫高兴地介绍道。
村子人气旺了,集体有收入了,这无疑给东丁村“两委”干部注入了一支“兴奋剂”,党员干部改头换面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了,为民服务的热情和动力更加高涨了。今年初,东丁村积极对接相关部门,争取项目支持,对基础薄弱的东庄、丁东等2条累计2.6千米的道路进行了硬化,下一步还将对北片4个组的道路进行改造,着力解决群众所思所盼所急,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发展集体经济的过程,其实也是强化班子建设、化解村级矛盾、赢得村民认同的过程。下一步,我们将深挖村庄资源,打造精品路线,使东丁成为大家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旅游打卡地。”东丁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丁经森信心十足地说道。
供稿:西安市阎良区关山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