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彬州市:“四维发力”推动农村党组织建设全面过硬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4-04-30 17:03 作者:李雷雷

近年来,彬州市以农村党组织建设“整镇过硬、整县提升”活动为抓手,紧盯“村达标、镇过硬”目标,推动农村党建全面过硬、全面进步,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锻造“铁班子”,争当干事创业“排头兵”。动态管理村干部。每年开展一次村“两委”班子综合分析研判,完成村“两委”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届中经济责任审计,健全完善村干部及村党组织书记考核指标体系,强化日常监督管理,累计调整村党组织书记12名,进一步配强村“两委”班子。新民镇党委获评陕西省“担当作为好班子”,4名村党组织书记获评咸阳市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教育培训全覆盖。实施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每年举办全市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对全市镇(街道)科级干部、村党组织书记、驻村干部开展集中培训,镇(街道)对村“两委”成员进行轮训,为乡村振兴领域干部充电赋能。擂台比武晒实绩。各镇(街道)每月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开展一次党建及乡村振兴理论知识测试,每季度举办一次乡村振兴擂台比武,通过晾晒实绩、比拼技能,以赛促学、以赛促干,不断提升村党组织书记引领乡村振兴的能力。

筑牢“主阵地”,打造党群服务“新地标”。紧盯标准创建。根据村级组织“七个达标”和“一强五好”标准,制定考核细则,设置7类43项创建指标,每季度对村级党组织从组织设置、党员队伍、阵地建设、组织生活等方面进行考核排名。强力改造提升。制定《彬州市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指南》,开展“三清理、三规范”百日攻坚行动,按照室外“四有四统一”和室内“8+X”标准,市财政和市管党费先后列支113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支持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改造提升,累计创建标准化建设示范村省级10个、市级57个,其余村全部达到市级示范村标准。积极扩权赋能。为新民、北极、义门等镇党群服务中心下放6类73项行政审批权限,整合涉农部门资源,推动41项服务事项下放村级便民服务大厅,让群众办事不出村,不断提升镇村党群服务中心为民服务能力。

建强“火车头”,激活引领发展“强引擎”。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每年为全市村级组织统一印发《党支部工作手册》等台账资料,对“三会一课”等五项组织生活制度进行规范。依托“主题党日+”活动,建立党员“政治生日”制度,通过“三送三重温”(送党徽、送贺卡、送书籍,重温入党誓词、入党初心、红色影片)为党员过政治生日。建立星级党组织和红旗村评选长效机制。开展“评星树旗、追赶超越”活动,每年评选一批星级党组织和产业发展、美丽村庄、治理有效红旗村,激励村级组织在乡村振兴中追赶超越。截至目前,共命名表彰星级党组织21个、红旗村32个,发放81.2万元奖金奖励村干部205人次。推行村定镇管市统筹精准为民服务机制。在村级党组织中推行村定镇管市统筹精准为民服务机制,累计投资13.4亿元,办理基础设施、民生工程、产业发展等民生实事2408件,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

打好“引领牌”,增强集体经济“助推器”。创新组织设置。通过组建联村党组织,实现村与村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目前全市共建立联村党委15个,覆盖40个行政村,2023年联建村集体经济平均增收5万元,带动2400余名群众稳定就业。建立村集体经济创收与村干部利益挂钩机制。2023年召开全市抓党建促村集体经济发展现场观摩会,举办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与村干部待遇挂钩分红仪式,拿出12.31万元对6个村41名村干部,按照每人500至5500元不等的标准,根据对集体经济贡献大小进行奖励,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鼓励支持村党组织书记和党员领办创办的农民合作社,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初步形成水口杭白菊、新民中医农药苹果、永乐烤烟、豳风旋木工艺等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优势产业。

供稿:彬州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