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泾阳县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压实责任链条、抓实组织基础、夯实一线力量、做实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见实效。
压实责任链条,筑牢乡村振兴发展根基。层层压责,坚持“347”模式,明确县级统筹协调、各镇(街道)组织实施、村级落细落小的“三级联抓”格局。建立领导联系包抓村制度,指导各村党支部对照自身实际、村组特色、发展目标,制定“一村一策”,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凝心聚力、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战斗堡垒。用好考评考核“指挥棒”,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细化考核细则,采取面上检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研,全面推动工作落实、责任落地。
抓实组织基础,建强乡村振兴战斗堡垒。以组织生活制度规范化为纽带,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议、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进一步严格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完善党员考核评价体系,实施积分制管理,推动组织生活严起来。紧盯农村党组织“整镇过硬、整县提升”活动创建目标,抓细抓实创建活动。通过墙改梁、改扩建、功能叠加、新建等方式,改造55个村级阵地。突出“整体提升、联创联建”工作思路,提升村党群服务阵地使用效能。设置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活动中心等功能室,鼓励各村结合村情建设特色功能室,打造了官苗剪纸书画室、阴郭村史馆等独具特色的功能室。
夯实一线力量,锻造乡村振兴过硬队伍。坚持优选优培,强化头雁工程建设。高标准选配农村党组织书记,不断强化“两委”班子力量和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开展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依托省市两级教育系统教学资源,逐村摸底调研,择优审核上报人选,纵深推进干部学历提升工作。强化教育培训,集中举办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组织村干部赴深圳、浙江、杨凌、三原、长武等地培训,不断提升村干部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提升履职能力,组织开展“干在基层 扎根农村”提能力强本领促振兴活动,树立干事创业先进典型,比能力、晒成绩、展亮点、显身手,交流好经验、好做法。
做实集体经济,激活乡村振兴前进动力。立足富农强村,积极谋划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规划路径,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按照“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思路,着力打造“陕西西红柿第一县”,目前已实现各镇(街道)西红柿种植全覆盖。聚焦茯茶产业,探索集茯茶生产研发、仓储物流、文化展示、体验销售和旅游为一体的茯茶产业链。深度挖掘本地“土专家”“田秀才”,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势资源,积极探索校地合作,建成泾阳县蔬菜试验示范站。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运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快车”,全面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开拓出一条村级增收、农民致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供稿:泾阳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