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洛川县因地制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4-04-09 09:54

洛川县是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近年来,该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突出抓好产业发展,建强基层战斗堡垒,推进农村基层治理,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发展动能。

全力打造苹果优势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县委、县政府把苹果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群众增收的龙头产业来抓,成立产业建设指挥部,推动各级形成工作合力,做大做强苹果产业。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收集优良种质资源,建立苹果“基因库”。依托本地“土专家”,建设科技小院,开展品种选育、旱作节水灌溉等实用技术研发推广,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洛川苹果”新优品种。同时不断延伸苹果产业链,加快构建涵盖冷库仓储、分级分选、加工制造、物流营销、社会化服务、果畜循环等全链条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三产融合。以人才培育支撑产业发展。开展产学研合作,实施乡土人才、技术领头人、致富带头人培养计划,培养产业骨干人才,1578名农民获得职业资格认证,一批果农被外地聘请传授苹果种植技术。以园区建设带动品牌升级。建设国家级现代苹果产业园区、3个镇级园区和一批家庭农场,吸引400余家企业入驻,培育企业自主品牌62个,一些企业产品出口国外。去年,全县果农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9万元,89%的果农户收入超过10万元。

切实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夯实基层战斗堡垒。选优配强村级班子。每年对镇街、村级班子进行2次分析研判,确保班子运行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实施“头雁”“雏雁”工程,努力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优先把资源和力量向乡村振兴一线倾斜,持续向软弱涣散村、脱贫村等重点村选派第一书记。全县村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进一步下降,致富能手等人员总量占到88.3%。探索区域支部联建。按照“党建引领、区域统筹、融合联动、协调发展”的思路,联合9个行政村组建了京兆塬党总支,在党总支带领下,京兆区域新建矮化果园3600多亩,建成冷库、养殖场等企业27家,村集体年收入达到150万元。开展村企党建联建。旧县镇王家村和引进企业党支部开展联建工作,在项目建设、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强合作,实现组织联建、人才联动、活动联办,带动村民增收10万余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着眼于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和造血功能,通过村组自办、村企合办、村村联办等方式,形成127个产业带动型、8个资源开发型、14个资产经营型、7个果旅融合型集体经济项目,全县有3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

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提高乡村治理水平。推进党务村务公开。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县行政村定期公开20类71项惠农政策、村级财务收支、公共事务决策实施情况,保障群众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县里定期对包村干部、村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进行履职培训,镇党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加强监督,确保公开透明、常态长效。加强平安乡村建设。整合乡镇综治、司法等力量组成工作队,下沉村组、深入农户及时收集反映问题、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宣传法律法规。实行排查备案、接诉即办、销号管理,截至目前累计走访群众8万余户,化解矛盾纠纷近2004起。弘扬文明乡风。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史馆-、“非遗”传习所、农家书屋等阵地,每月开展一次“道德讲堂”,传承耕读传家、孝亲敬老、勤俭节约、邻里守望等良好家风,每年选树一批道德模范,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传统美德浸润洛川大塬。

供稿:洛川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