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三原县聚焦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以“整镇过硬、整县提升”活动为抓手,强化组织阵地、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推动农村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走深走实,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塑形铸魂促提升,夯实战斗堡垒。持续深化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严对标、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全力推动村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以争创全市农村党组织建设“整镇过硬、整县提升”活动示范县为目标,出台《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设使用管理办法》,在全面完成39个面积不达标活动阵地清零基础上,按照“8+X一室多用”原则和“四有四统一”标准,改善阵地形象,优化服务功能,成功创建市级过硬镇6个。坚持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常态化整顿、动态化清零,每年初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按照“头年整顿转化、次年巩固提升”要求,严格落实“5+1”帮扶整顿机制,实行“一支部一方案、一问题一措施”,因村制宜,对症施策,强化台账管理、专项督导、考评验收、办结销号等措施。
赋能提质强本领,建好干部队伍。坚持将建强“三支队伍”作为农村党建工作重点来抓,从严选育,优化结构,激发活力,着力锻造骨干力量。严守村级班子动态健全底线要求,实行县委组织部班子成员包抓村“两委”干部缺额村整建机制,累计补配村干部16名;出台《村级后备力量选拔培养管理办法》,储备村级后备力量794名;落细落实对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7大类23项管理监督重点措施,开展届中研判和经济责任审计各1次,累计推荐51名在职和后备干部参加学历提升,集中培训村党组织书记500余人次。持续选派驻村干部283名,其中69个“五类”重点村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216名,结合后评估反馈问题整改、驻村干部提素质、强作风“五治”活动和“走读式”驻村问题专项整治,推动驻村帮扶质量持续提升。
解纷排难提质效,打造和美乡村。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引领带动作用,紧抓乡村治理优化外部软环境,不断推动和美乡村建设走深走实。扎实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健全完善村党组织收集反馈社情民意机制,全面推行农村党员“定岗进网”,建成农村网格583个,由141名村党组织书记担任网格长,572名村“两委”干部、1036名党员担任网格员;大力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陵前镇探索推行“支部搭平台、群众唱主角、能人挑大梁”的“白鹿原说事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同时,持续放大“白鹿原说事会”示范带动效应,引导镇(街道)积极探索多元化乡村治理新模式,涌现出了新兴镇“丰塬调解室”、渠岸镇“宽心小屋”等特色做法。
供稿:三原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