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洛南县城关街道:“微模式”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4-03-21 09:35 作者:杨斌 尤晨 余燕妮

去年以来,洛南县城关街道聚焦为民服务宗旨,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整合资源优势,以各类“微”路径为切入点,不断加强群众思想道德建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拓宽富农增收渠道,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开设线上线下“微课堂”。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充分发挥“腾讯为村”平台和党员微信群作用,以需求为导向,定期推送学习内容,引导广大党员群众随时随地学,有效解决村党支部党员集中学习教育难的问题,实现学习教育“零距离”。聚焦大棚果蔬、食药用菌、红仁核桃、中药材种植、龙虾、螃蟹养殖等产业发展,将讲台搬到田间地头、村间院落,邀请县镇农技专家、周边乡村土专家每月到村级产业发展一线开展现场教学,指导种养技术要领、答疑解惑,推动实用技术进万家,提升党员群众掌握实用技术本领。去年以来,以尖角、陶岭农业产业园、东弘乡居民宿、刘涧小龙虾产业园等示范点为载体,举办食用菌技术、果蔬培育、厨艺大赛、电商直播等各类技能大比武活动7次,开展“农田微课堂”“农家微课堂”13次,助力农业产业增效增收。

打造乡村治理“微团队”。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为群众解难为目标,组建“党员先锋队”,在急难险重任务一线,走在前、作表率;成立“乡贤工作站”,老干部、老党员、老能人围绕乡村治理,自编自演《竹篱笆》、《小厕所,大革命》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乡土节目,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宣传党的政策,调解矛盾,展示新时代城关人民群众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坚定了广大群众的致富信心;招募热爱公益、乐于助人、品德高尚的青年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便民服务,主动参与村上“大事”“小事”,助力乡村建设。街道34个村(社区)党支部依托“微阵地”,充分发挥党员、老干部、老能人、志愿者的作用,积极开展政策宣讲、安全排查、反诈宣传、环境整治等活动200多场次,收集治理难点、堵点问题102个,建议意见56条,推动解决问题102个,调解矛盾纠纷41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8件。

实施惠农发展“微项目”。在34个村(社区)党支部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快递进村进社区”党建主题活动,以“党旗红”引领“邮政绿”,依托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在罗坡村率先建成全县首家“红色快递驿站”,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红色小蜜蜂”“洛河信使”快递服务队,致力于为辖区群众提供快递便民服务,解决了偏远村组群众寄取包裹难的问题。截至目前,“红色快递驿站”累计帮助群众销售农特产品14万件,助农增收30多万元,打通了快递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屏障,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推行动态管理“微积分”。全面推行党员和群众“双百制”考评制度,在村级党组织中采取党员百分制考评办法,将党员分为在职、无职、老弱、流动四大类,积分由基础分、加分项、减分项、一票否决项构成,基础分为100分,考评采取党员自评、党员互评、群众参评、支部评定的方式进行,考评实行月评、季评和年终总结。对群众实施以“七当七不当”为主要内容的《村规民约》百分制考评办法,采取批评教育、责令悔改、村通报、经济处罚、重点严管等6种方式;明确党支部是考评的落实主体,村民代表参与监督落实,村党支部分季度、半年召开道德评议会,进行评议;通过“红黑榜”“党建超市”“爱心积分”管理等机制兑现考评结果,红榜褒扬先进,黑榜揭短亮丑,激发群众活力,引导全村党员群众在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乡村振兴主战场上亮身份、作表率。

树立身边先进“微榜样”。以“星级文明户”“身边好人”“最美网格员”“最美乡贤”“环境卫生示范户”“优秀党员”“五好家庭”等各类评比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微榜样”推选活动,挖掘、选树在人居环境整治、基层治理、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中涌现的“微榜样”,让党员群众主动参与推选活动,增强参与感和荣誉感。同时,通过微信群、公示栏、文化广场、表彰大会等形式,对表现突出的先进人物事迹进行宣传报道,打造治理“红色名片”,掀起村民“学党员”“争优秀”的热潮,激发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能。去年以来,石塬村薛娟入选陕西省“三秦最美家庭”,李军堂入选商洛市“五好家庭”。罗坡村罗盼盼被评为陕西省农村移风易俗·文明乡风优秀志愿者,尖角村张鹏获得市级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供稿:洛南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