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村级干部组织“后继乏人”和“备用脱节”问题,乾县根据新形势和新要求,将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列为年度党建重点任务之一。通过聚焦“选、育、用”等关键环节,乾县着力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注重考察程序,抓牢“入口关”。为精准选拔村级后备干部力量,着重从毕业大学生、致富能人、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中挑选后备干部。严格按照《乾县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管理办法》规范村级后备干部选拔程序,采取“推荐报名、民主测评、资格审查、班子研究推选确定”的程序,在年龄结构上重点培养45岁以下的后备干部。截至目前,全乡173个村储备优秀后备干部376名,高中及以上学历263名,大专及以上学历113名,以组织建设推动干部培养。
注重学习教育,抓实“培养关”。高度重视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镇(街道)党(工)委每年度组织2-3次对培养对象进行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公文写作、电脑操作等知识的学习培训,充分利用“三会一课”、学习强国、远程教育等形式,强化后备干部学习教育,同时将后备干部参与学习培训情况,纳入后备干部年度考核内容。建立帮带联系制度,为每名后备干部确定一名镇班子成员、现任村干部为帮带导师,定期谈心谈话,指导日常工作,参与乡村振兴、党建、民政、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等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成长,培养后备干部处理复杂问题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能力。
注重管理机制,抓细“督促关”。全面及时掌握村级后备干部思想和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批评、教育。镇(街道)党(工)委每年与后备干部进行1次集体谈话,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季度与后备干部进行一次谈心,及时了解掌握后备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工作动态。对表现优秀、甘于奉献的后备干部,优先推荐参加各项评选表彰,对表现不合格的后备干部取消后备干部资格,做到后备干部择优录用、有进有出、能上能下、动态管理。
供稿:乾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