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县永乐镇党委坚持把基层党建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出发点、切入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党建+”新模式,以党建为引领,深入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齐头并进,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党建+主导产业”。因地因村制宜,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种植养殖传统,做大做强生猪、肉牛、中药材、蚕桑、茶叶产业,新建茶园650亩、以大黄为主中药材2000亩、培育丰产桑园1200亩,管护杂果园200亩,羊肚菌基地2个,社区工厂1个,6个村集体经济收益均超过15万元。
“党建+项目建设”。以“高质量项目推进年”为契机,围绕“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红色文化、生态资源”资源禀赋,全力推进“高山生态肉牛养殖”“豆腐干加工”“蚕桑养殖”“羊肚菌种植”等特色项目建设。去年以来,全镇共谋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项目17个,总投资2.65亿元,其中产业发展类项目6个,总投资1.5亿元;基础设施类项目8个,总投资512万元;公共服务类项目1个,总投资2800万元。
“党建+环境整治”。让村级生态“好”起来。该镇组织各村(社区)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制作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结合“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活动院坝会、入户走访等方式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宣传。结合乡村治理工作,在各村(社区)积极宣传推广实施“积分制”管理,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管理实施细则,扎实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动户厕改造提升,在光辉村实施了整村推进户厕改造,共改造63户,顺利通过县级验收并投入使用。
“党建+乡村治理”。各村(社区)建立“一约四会”、爱心超市,设立善行义举榜,开展新民风建设评选表彰活动,去年新考入大学生26人,无办学酒、无搬家宴等现象,达到了村风民风持续向好的良好局面。按照“一月一安排”的工作要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每月按时开展1次志愿服务活动。去年累计开展交通文明劝导、环境卫生大整治、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党员等各类实践服务活动70余次。通过开展多姿多彩、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凝聚了群众思想共识。采取示范推进“积分制、清单制”,实现“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供稿:镇巴县政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