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良区武屯街道从育、管、考三点发力,坚持以学“提质”,确保村干部“站得稳”;坚持以制“管行”,确保村干部“干得好”;坚持以考“醒神”,确保村干部“靠得住”,进一步建强农村干部队伍,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以育促能,筑牢队伍根基。武屯街道坚持将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骨干队伍作为强化农村基层组织体系的关键要素,通过“头雁引领”,带动“群雁齐飞”。育强“领头雁”,充分利用街道“一院三室”教育载体,坚持日常培训与集中轮训相结合,强化党建业务知识,全面提升村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目前,已开展集中培训、业务能力培训7次,受训人数达600余人次,切实达到了为村干部“充电蓄能”的效果。落实村干部1+5补贴待遇,坚持激励村干部学历提升,今年已有12人取得大专及以上学历,目前村干部队伍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44%,进一步实现了班子优化。建强“后备军”,为切实蓄足村干部队伍“源头活水”,按照“每村不低于2名”标准,为14个村培育储备28名村级后备干部,结合后备干部个人实际和后备岗位工作需要,采用“1+1”结对帮带模式,为1名村级后备干部配备1名能力强、经验足的指导员,全方位多层次提升后备干部能力素质。今年以来后备力量中共有1人被确定为积极分子,4人被接收为预备党员,1人当选区级人大代表,1人受到区级以上表彰。派强“生力军”,扎实开展“万名干部人才下乡村”行动,结合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下派第一书记,优化充实村干部队伍。今年,宏丰村通过科技特派员的牵线搭桥,与西安欣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成宏丰瓜菜产业园,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20万元。广阳村在第一书记的指导下成立广邑物业有限公司,为下一步集体经济收入打下坚实基础。
以管促用,建立最硬保障。实绩档案严格化,按照“一人一档、应进必进”的思路,为全街97名村干部全部建立个人档案。强化干部实绩结果运用,推进实绩档案与干部激励奖惩挂钩,包村领导、包村科室每月如实对村干部进行定绩、评绩,在年度考核、推荐先进时,实绩突出的优先进行评先评优,树立“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督导落实常态化,注重规范管理,确保“有依据干事”,出台《村级组织健康运行十条意见》《村干部管理十条规定》“双十条”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村干部日常任务和工作职责,严格执行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和工作报告制度,以达到转作风、提质效目的。结果运用精准化,拓宽村干部发展空间,落实上级从优秀党组织书记中招录乡镇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政策;注重从优秀村干部中推选产生各级“两代表一委员”和模范人物。今年在建党102周年之际,街道共表彰村级优秀党务干部8人,优秀党员6人,让村干部们学有榜样、干有标杆,激活干事创业“一池春水”。
以考促干,激发干事动能。届中体检看履职,深入开展村“两委”班子届中分析,结合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工作,对14个村党组织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届中分析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和节点,细化具体举措,分类分批推进,通过实地调查、面对面访谈,深入了解村“两委”干部的能力素质、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廉洁自律、群众反映等情况,全面评估村干部履职实绩和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不适应不符合的及时调整。擂台比武晒成绩,开展季度擂台赛考评机制,各村党支部书记结合村情实际,围绕党建履职、队伍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服务群众等几个方面谈做法、晒经验、亮思路、比成效,对一季度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作详细汇报,实现在“比”中知不足增动力、在“学”中明方向强本领、在“赶”中拓思路争一流、在“超”中谋发展谱新篇,进一步激发新时代基层村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的新活力。双述双评促落实,扎实开展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工作,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有效结合,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勇于跳出“舒适圈”,锻造一支结构优、素质高、能力强、敢担当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立常态化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机制,今年上半年通过街村测评、入户走访等形式对14个村班子进行满意率测评,平均满意率96%,村党支部书记平均满意率94.5%,树立了群众满意的鲜明导向。
供稿:阎良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