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县聚焦“选”“育”“用”三个重要环节,推动村级后备力量“量质双优”,坚持进一步规范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管理、使用工作,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为民服务实、发展潜力大的村级后备力量队伍,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础。
坚持“备”时严选,拓宽渠道选拔。坚持好中选优原则,重点将年纪较轻、思想较好、文化较高、懂经济、会管理、事业心责任感强、吃苦耐劳的同志选入队伍。做好精准选拔,通过个人自荐、村民举荐、组织推荐等方式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层层推荐选准村级后备力量培养对象,坚持德才兼备的选人标准,严把政治、能力和作风关,通过乡镇党委初审和县级联审的审核程序广泛听取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党员群众代表以及其他有关方面的意见,全面了解德才表现、群众口碑等情况,以确保村级后备力量队伍的源头质量。
坚持“备”有所获,多措并举培养。严格落实联系帮带制度。镇(街道)包村领导和包村干部、村现任主要负责人要主动联系村级后备力量,实行“1+1”结对帮扶,通过定期走访了解其思想动态,因人而异确定培养方向,根据后备干部的专长,发展潜力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培养计划和培养方向。同时,结合村级后备力量自身特长以及培养目标,建立以自愿服务与服务定量相结合的试岗锻炼机制,根据工作需要吸收其列席村“两委”班子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并适当安排其承担信访维稳、矛盾调处、征地拆迁、产业发展等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在实践中着力提高村级后备力量管理村级事务的能力。
坚持“备”而有望,发挥所长作用。根据村级后备力量成长情况,结合日常学习培养、结对帮带、试岗锻炼、群众反映等情况,综合确定备用动向。结合村两委班子换届、回访考察和平时动态调整,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后备干部及时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来。对表现突出的村级后备干部,在评先选优、党员发展、推选“两代表一委员”时优先考虑,同时要帮助解决村级后备力量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待遇保障、创业就业支持等举措,让村级后备力量有干头、有奔头、有劲头。
供稿:礼泉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