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彬州市立足农村党员实际,注重从“党员发展、日常管理、教育培训、组织引导”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规范农村党员管理,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聚焦党员发展,促结构优化。从源头抓党员入口,加大从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农村致富能手、退役军人、返乡创业能人、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严格审核把关,杜绝违规入党。认真落实党员发展实施细则,慎重发展、均衡发展,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全面推行把握一个要求(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总要求)、实行两个票决(入党积极分子投票推荐、预备党员接收和转正实行票决)、突出三个重点(重点在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严格四个公示(每发展一名党员都要经过推荐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发展对象、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四次公示)、推行五项制度(发展党员全程监督纪实、考察、培训、政审、问责制度)的“12345”党员发展工作机制,从源头上杜绝了“带病入党”。坚持每年开展一次失联党员和退役军人党组织关系排查,及时落实失联人员组织关系。
聚焦日常管理,促作用发挥。实施党员分类管理,将全市农村党员分为在职党员、无职党员、流动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年老体弱党员等5类,对在职党员实行“双考核化”管理,按照“目标+承诺”双考核的方式进行管理;对无职党员实行“设岗定责”管理,常态化开展“有事找我”服务活动;对流动党员实行“双联双培”管理,实行党组织与党员、党组织与党组织双向联系,流入地日常管理、流出地跟踪管理双向管理培养;对生活困难党员实行“暖心帮扶”管理,开展生活关爱、技术支持等帮扶活动;对年老体弱党员实行“敬重关爱”管理,通过送学上门、线上送教等方式进行学习指导和关心关怀。建立“积分管理+星级评定”机制,制定党员积分细则,每年根据党员积分情况确定星级,评选“党员示范户”、划定党员责任区,健全完善党员“年初承诺、日常践诺、每月积分、年底评议”管理考核机制,促进党员管理抓在经常、严在日常。
聚焦教育培训,促能力提升。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严格党员教育管理的通知》,明确党员培训任务要求,分类精准实施培训。制定党员教育培训五年规划,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等活动,每年分层次、分领域对全体党员轮训一遍。建立党员党性教育体检机制,每半年组织全体党员进行一次党性教育体检,加强党员党性锤炼。建立4+X主题党日模式,“4”即开展组织生活、进行党的教育、召开党的会议、党员交纳党费等规定动作;“X”即每个月结合工作实际和重大节日自选动作,确保主题党日成为过好组织生活的有效载体。构建培训网络体系,丰富党员教育教学资源,统筹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村级党员活动室等资源,优化提升金池革命旧址、权家桥革命烈士纪念园、早饭头人才驿站等教学点,构建“镇、村、现场”三级教育培训网络。
聚焦组织引导,促担当作为。积极服务中心大局,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乡村振兴等重大任务中,引导全市农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成立临时党支部、划分党员责任区、设置党员先锋岗,组建志愿服务队和“抢险小分队”,让广大党员在重大斗争一线展现新作为,彰显新担当。积极开展“联建互促”活动,动员156家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与村级党组织结对帮扶,通过共度组织生活、共管党员队伍、共解发展难题、共享党建资源、共育干部队伍、共抓社会治理的“六共”模式,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每月开展一次“联建互促”活动,实现城乡基层党组织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建立党员“政治生日”制度,依托“主题党日+”活动,通过“三送三重温”(送党徽、送贺卡、送书籍,重温入党誓词、入党初心、红色影片)为党员过政治生日,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和政治荣誉感。
供稿:彬州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