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彬州市义门镇:“三力齐发”助推村级集体经济“破茧化蝶”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09-12 16:35 作者:房宝钗

近年来,义门镇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积极探索联村党建模式,紧盯组织引领、要素供给和机制完善,“三力齐发”全面推动村集体经济“破茧化蝶”。

聚焦组织引领,提振发展“牵引力”。一是实施“头雁工程”。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竞赛、乡村振兴知识擂台赛等活动,组织各村党支部书记赴庆阳市西沟村参观学习种养结合村集体发展模式,参加全国村党组织书记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实践水平。二是做实“书记工程”。坚持把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作为“书记工程”进行谋划推动,由镇党委书记牵头抓总、靠前指挥,村党组织书记负责具体抓落实,立足各村技术、人才、资源等优势,制定符合实际的“一村一策”产业发展方案,以点带面打造全镇集体经济示范点,助推村集体经济提速发展。三是探索联村党建。打破就村抓村的资源依赖和区域限制,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通过跨村组建党组织推行“联村共建、村企同建、结对帮建”等产业发展形式,变“小支部单打独斗”为“大党委聚力出拳”,实现组织联动、产业联育、治理联抓、文化联建、能人联手。截至2022年底,豆家湾村集体经济突破100万元,黄畔村集体经济突破50万元。预计到2023年底,豆家湾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到120万元以上,中罗堡村、义门村可突破50万元。

紧盯要素供给,汇聚发展“驱动力”。一是强化人才引领。建立义门镇人才驿站,选聘74名乡土人才,充实人才队伍。扎实开展“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把致富能手有效转化为群众信得过、带富能力强的共产党员,从致富带头人、产业大户中新发展农村党员14人。二是强化项目支持。统筹整合有效衔接资金、涉农资金、工作队帮扶资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项经费等各级各类涉农资金,将人力、财力、物力向集体经济“见效快、效益好、成本低、前景好”的项目倾斜,先行打造一批集体经济强村,以“强村带弱村”的方式实现整体振兴。累计投入各类资金3260余万元实施豆家湾小杂粮加工厂、义门羊肚菌加工基地、千亩彬州梨基地等各类项目22个,建成豆家湾村三产融合示范区,打造咸阳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个。三是做优线上平台。各联建党组织坚持“渠道共享、品牌共享”,线上统一使用“红岩河”品牌在豆家湾村电商服务中心进行产品销售,进一步增强“红岩河”特色品牌市场竞争力。截至2023年7月底,线上销售收入已突破65万元,“红岩河”品牌影响力正在逐步显现。

聚力机制完善,激活发展“内生力”。一是创新利益链接机制。创新实施“党组织+龙头企业+农业基地+农民”的新业态新模式,建立健全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引导群众参股经营,以土地经营权流转“获租金”,就地打工“挣薪金”,资金入股企业“变股金”,推动产业兴旺、带动增收致富,形成“组织引、主体带、群众干”的生动局面。二是推行“擂台比武”制度。紧盯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将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活动贯穿全年基层组织建设重点任务落实全过程。采取“擂台竞赛+现场观摩”方式,组织19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开展“擂台比武”,将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比武重要内容,以赛促学、以赛促进,以先进典型引领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制定完善《义门镇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与村干部补贴挂钩分配办法》,将发展成效直接同村干部绩效薪酬挂钩,同时把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村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指标,不断加大发展集体经济的考核权重。2022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突出的豆家湾村8名村干部发放奖金2万元,极大激发了村干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供稿:彬州市义门镇政府)

责任编辑:杨春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