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武功县长宁镇:“五好”并进 谱写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08-09 11:16 作者:王晓庆

近年来,武功县长宁镇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通过夯实堡垒“筑好基”、人才培育“固好本”、文明乡风“引好路”、环境整治“塑好形”、带富增收“助好力”“五好”措施,抓实抓牢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奋力谱写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夯实堡垒“筑好基”。坚持党要管党,抓实关键少数。推行支部书记任期“承诺制”,对标对表村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履职清单,为村书记队伍定制好“考卷”。同时,建立责任闭环机制,实行“清单+责任”式推进,以“晒比评述”、支部书记“末位表态”为抓手,倒逼工作高效落实;强化纪律规矩,抓好活动管理。坚持第一议题制度,规范开展“三会一课”、集中学习等党内组织生活,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认真对标对表,推进支部建设,对标“8+X”标准深入自查,持续发力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完善村级“三务”公开、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等,夯实农村基层党建,筑牢坚强战斗堡垒。

人才培育“固好本”。着力加强镇村干部队伍建设。积极选派年轻干部到上级组织、招商部门,通过培训,全镇干部履职能力显著增强;着力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聚焦党员致富带头人辐射带动能力,建好人才库,积极开展乡村人才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目前,全镇有党员致富带头人21人,培育优秀县管拔尖人才2人;着力加强村级后备力量队伍建设。注重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一线发现人才、选育人才,将致富能手、“土专家”“田秀才”、退伍军人等重点群体培育成村级后备力量,同时,加大从优秀后备力量选拔村干部力度,不断激励后备力量发挥作用。目前,全镇有村级后备力量56人,涌现出特色种植“土专家”“田秀才”20余名,建立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2个。

文明乡风“引好路”。加强自治作引领。注重深化“一约四会”“网格化管理”等机制落实,进一步发挥村规民约、“红黑榜”等约束激励机制,着力把党员培育成为基层治理新模式的主力军,切实提升村民自治能力和治理成效;移风易俗为保障。制定相关标准,逐步整治农村天价彩礼、滥办酒席等突出问题,实现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今年来全镇累计规范红白事47场次,为群众节约资金共5万余元;表彰激励树新风。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孝子贤媳”“最美家庭”“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在发掘典型、表彰典型、宣传典型上下功夫,相继在庄子村、田南村、咬马村表彰“好公婆”“好儿媳”孝德模范15人,发掘上报“武功好人”2人,形成树立一户、带领一片、文明一村的良好局面。

环境整治“塑好形”。党建引领“勤”示范,做给群众看。充分发挥“乡贤会”“村(居)民代表”等自治组织作用,建立以公益性岗位保洁员、志愿者等组成的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常态化开展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提高群众参与热情;宣传动员“转”观念,带着群众干。以一看地面二看墙,三看家具四看床,五看厕所和厨房,六看院落脏不脏“六看法”为抓手,镇村干部带领农户开展房屋内外环境卫生整治,不断感化群众形成爱护卫生的好风气,推动乡村环境整治掀起新高潮;建章立制“强”考核,群众自己办。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环境卫生保洁制度》等,建立健全环境卫生长效整治机制,通过开展“卫生之家”等评比活动,强化卫生“考核”,营造村与村、组与组、户与户之间“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

带富增收“助好力”。组织牵头“引”,在“整镇过硬”成效持续深化下,打造“党组织+合作社+N”模式,形成同频共振效应。目前岗子村草莓、上庄村金银花、寨大村莲藕、焦村樱桃、青口村龙须菜已成规模,各支部产业发展各具特色;党员带头“上”,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培养出120余名党员带头人,营造出“比拼赶超”的奋发态势和良好氛围,镇东村宏森企业发挥村酿醋历史设法开展封缸香醋技改,筹划“咸阳香醋第一村”品牌,孔雀村党员引导群众发展手工挂面,打造“西北挂面第一村”;群众领头“做”,大力支持群众自主创业,发挥产业“带富”作用。西马村“爱奇异”猕猴桃、金城村益农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帮农助农,有效拉动当地就业,促进群众致富增收。

供稿:武功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