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旬邑聚焦驻村帮扶产业带动、强化帮扶效果量化考核,以成绩亮晒、擂台比拼,不断点燃驻村帮扶“烟花丛”,释放驻村帮扶新活力,“沉浸式”帮扶队伍进一步优化赋能,“帮带示范”局面持续巩固提升。
“数、质”拓展,驾好产业“购物车”。按照驻村工作“六有”原则,大力实施“头雁竞飞、产业兴旺、高效治理”三大工程,夯实驻村干部、帮扶单位、镇村工作职责,出实招、下真招,将好项目、好企业“请进来”,大力推行“村集体经济+公司合作+镇域规划”的发展模式,着力完善农村产业经济链,强化“一村一品”“一镇多产”产业引进和繁荣发展模式,以“有数量、提质量”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利用本地资源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禀赋,广贴乡贤助力发展榜,逐镇分片开展“迎乡贤、兴产业、建家园、促振兴”活动,聘请在外旬邑籍人士担任村“名誉书记、名誉主任”,吸引广大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全面形成能人带农人、单位带基层、企业带村集体经济和外力增合力的帮扶局面。同时,全面发挥驻村干部作用,驾好农村产业引进“购物车”,为驻村帮扶工作向好发展提供“活头源水”。
“实、帮”进户,穿好服务“黄马甲”。按照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总体要求,以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实现乡村振兴文化自信,全面推进生态振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绿色乡村发展。以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治理建设,推行派出单位和驻村干部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对驻村帮扶从户到村实行捆绑规划,借助派出单位优势和人脉,对乡村振兴规划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驻村帮扶网格式、“一盘棋”格局,以“出实招、真帮扶”为服务宗旨,灵活帮扶形式,细化帮扶措施,以为民纾困解难,号召驻村干部遍访困难群众,对困难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入户走访、座谈协调、细化措施,及时解决,大力推行驻村干部“小桔灯”办事工作制度,用真、用实、用智、用情做好驻村帮扶工作,确保驻村服务不缺位,件件有落实,“黄马甲”服务更加贴心、热情、满意。
“管、教”结合,练好作风“铁布衫”。按照《旬邑县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考核管理办法》要求,及时做好驻村干部轮换调整、关心关爱政策落实,严格考勤签到、请销假和考核考评激励机制,强化督查检查和通报问责制,强力推行“五天四夜”工作法和“七有”驻地建设,突出专项问题整改,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促使驻村干部扎实履职,倒逼驻村干部在服务群众上有“人情味”,在帮扶姿态上有“泥土味”,在帮扶力量上有“汗水味”。强化“供需清单+完结账单”培训方式,建立镇村需求清单,将179个行政村分为4个类别,按照供需清单因村派人、因村组队、因村指导。以选优选强轮换队伍为原则,推行“以老带新、基层带机关”的传帮带模式,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大力发挥以会代训、田间地头、示范班集训作用。持续推进驻村干部“软、弱、虚、飘、松”和“走读式、两头跑现象专项整治”,规范驻村干部管理,倒逼驻村干部扎实履职,严格“管教”结合,确保驻村干部本领素质有提升、作风纪律上大转变。
供稿:旬邑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