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彬州市太峪镇精准发力,统筹推进,在拜家河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过程中,以“农旅融合”发展为主线,着力打造集生态保护、旅游开发、农业发展于一体的乡村建设典范。
基础设施“强基”。一是拆除私搭乱建。按照“四多四少”要求,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从“干净”入手,修复残垣断壁206处,拆除私搭乱建46处,清理各类不规范悬挂物63处。二是清理三堆六乱。广泛动员,持续整治“三堆六乱”157处,打造村在景中建,人在画中行,着力把乡村建设成为养眼、洗肺、静心的居住地。三是改造房前屋后。按照“青砖-灰瓦-白墙”的风格,对村庄进行改造提升,绿化2860平方米,改造人行道3680平方米,群众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四季有绿。四是提升人居环境。实施乡村建设项目4个,硬化道路9996平方米,安装路灯100盏,修筑排水渠5.2公里,常住户改厕全覆盖,清洁取暖全覆盖,新建公厕2处和垃圾投放点3处,让村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产业发展“铸魂”。一是振兴传统农业。采用“商+农+旅”方式,投资800万元建设拜家河村彬州梨园区1000亩,着力振兴彬州梨品牌,预计全面挂果后村集体每年可实现增收75万元以上。二是发展设施农业。采取“党支部+企业+农户”的模式,投资1500万元建设占地1000亩的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可就近创造就业岗位300余个,村集体每年可实现增收50万元以上,人均年收入可达到3万元左右。三是探索特色产业。采用“一企八村”联建抱团发展模式,发展农光互补中药材产业项目,拜家河种植芍药、牡丹等中药材200余亩,每年村集体增收10万元以上。四是打造乡村旅游。依托山水资源,定位以“留住乡愁、童趣乡村”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元素,打造乡愁童趣体验基地,发展农家乐、展销“土特产”,着力发展拜家河川道乡村旅游,吸引周边群众周末游,预计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创造就业岗位20余个,促使第三产业经济收入占比不断提升。
有效治理“提神”。一是坚持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推行“有困难找党员”“一个党员帮三户”等服务模式,狠抓班子队伍建设,高质量储备后备干部及人才队伍,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共议共守村规民约,坚持党员带头、村民参与,制定村规民约,实行“五老说事议事”等,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用“小积分”汇聚乡村治理“大能量”。三是成立“小骆驼”普法志愿服务队、社会治理网格服务队、“新思路”文化宣传小分队。开展“法润乡风”、网格管理、政策宣讲、文化下乡、评优树模等活动,有效提升乡村综合治理水平。
供稿:彬州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