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长武县彭公镇:全力为村集体经济“强筋健骨”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07-26 17:01 作者:曹琳 田越

今年以来,长武县彭公镇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基层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把借力金融作为补齐农村集体经济短板、推动乡村振兴有效举措,全镇村集体经济发展态势旺、效益好。

创新思路谋发展。结合镇村实际,鼓励引导各村合理、大胆利用金融政策,积极使用各项贷款和农业保险,拓宽融资渠道,破解融资瓶颈。今年2月份在西安成功举办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吸引了省内外56家企业、14家商会参会,成功引进浙江凌毅服饰、河南恰奇零食品、甘肃陇上欣千亩大棚西瓜、渭南玉米烘干厂等6个项目,涉及资金2.17亿元。并与金融机构紧密对接,搭建合作平台,积极寻求银行融资贷款支持,定期向金融机构推介集体经济项目,按时还本付息,以诚信开创银社合作新天地,力促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创新模式促发展。立足农、林、水、地等资源现状,充分利用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基本农田改造和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创新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六种模式”,相关做法在全县得到推广,取得良好成效。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兴办产业,因村制宜、发挥优势,实现从应急式“输血”向可持续“造血”转变。丰头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投资80万元,流转土地150亩,栽植了高标准优质苹果示范园,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聚力盘活闲置资源资产,将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优势和发展红利。例如:南峪村、丰头村将闲置的建材厂、学校、仓库等资源对外招租,由企业租赁经营、自负盈亏,村集体经济收取场地分红。由党支部引导农户将土地统一流转到集体经济合作社,引入行业龙头、致富能人,利用新型经营主体,提供集中连片土地,农户以土地占股份红、农民劳务获取报酬,最大程度提高土地效益、提高农民收益。彭南村流转土地160亩,招引陕西秦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00余万元建设高标准苹果示范园2处。由村党支部牵头、利用坡地、河滩地等集体土地,通过集体自办方式,引导群众发展各类特色种养业,带动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孝村、槐庄等村建设冷库、养殖场等,引导群众积极发展果业、养殖业,拓宽增收渠道。由村党支部牵头,深化政银合作,赋能乡村振兴,依托地域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去年授信的5个村集体经济,4家中小企业贷款260万元,建设自来水厂、发展肉鸡养殖产业等,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注入了“金融活水”。巩固各类扶贫成果,强化现有资产管理,发挥各村光伏扶贫等产业优势,持续为村集体添砖加瓦。大兴村利用光伏发电项目分红,新建50亩向日葵观光园,为集体经济再添动力。截至目前,全镇17个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10万元以上12个,20万元以上5个,培育50万元村集体经济合作社2个,实现了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合作社规模持续壮大,走出了一条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发展之路。

创新管理抓发展。将村集体经济发展列为镇村上头等大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班子成员包抓机制,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村党支部书记及业务干部为成员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专班,明确任务清单,借力金融赋能,掌握项目进展,研究解决存在问题,推动阶段性任务落实。同时,建立激励鼓励机制。将村集体经济发展列入党建考核、镇村考核、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充分发挥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法人治理、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等机制,引导农户与集体经济利益联结,全面调动发展积极性,实现村集体与农户双增收。

(供稿:长武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杨春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