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聚焦新时期乡村治理短板顽疾,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凤翔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三项治理”联动模式,加快基层治理现代化,谱写乡村振兴新画卷。
治理动力用足“能量”。建稳前线“主力军”,加强镇村乡村治理队伍建设,用好用活镇村干部、驻村干部、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四支队伍”充沛“能量”。开展2期镇、村“擂台赛”,以赛促干,凝聚抓党建促乡村治理合力。组织全区160名村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凝心铸魂,不断提高“头雁”综合素质。召开2次驻村工作例会暨现场实绩观摩会,拓宽视野,提升驻村“生力军”服务基层的能力水平。
治理手段用好“增量”。建牢村级“桥头堡”,遵循“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原则,按照“集成作战、法治跟进、分类化解、实时研判”思路,全区12个镇、169个村(社区)综治中心全部建成并正常运行,各层级一站式矛调中心化解矛盾纠纷247起。坚持“党建引领、村级搭台、群众唱戏”,以创建“四强四美”红旗村、“平安型”社区等举措为实现基层自治的“增量”,推行“十小自治”工作法,通过建立小清单、搭建小平台、制定小公约等,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
治理体制用活“存量”。构建“横到边、纵到底、无盲区”的网格化管理服务“前沿哨”组织体制,科学规划网格、健全服务队伍,全区划分网格1749个,配备网格员2602人,实现网格“存量”对村民全覆盖、全方位动态管理服务,进一步夯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一盘棋”力量,不断加强社会治安巡逻防控,着力构建“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的基层治理工作体系。
供稿:宝鸡市凤翔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