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发挥乡土人才作用。今年来,武功县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基层网格治理新模式,着力释放乡土人才活力,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
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工作主体。印发《关于在全县各行政村实施“千百”计划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实施范围、工作步骤、责任主体、服务内容等环节,按照“就近就便、规模适度”原则,由各镇(街道)牵头负责,以183个行政村为网格,每个行政村配备5-8名乡土人才,每一个网格确定一名网格长,将全县千名乡土人才嵌入到183个行政村建立百个网格,让人才走进网格开展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初步实现了“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格事尽知、事在格办 ”。
创新服务内容,突出为民实效。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网格员通过“走访入户、科技推广、产业攻关、为民解忧、结对帮扶、建言献策、资源共享”等7项活动,准确掌握各网格点实际情况,深挖所需所求,有效破解乡村治理堵点、痛点、难点、卡点。截至目前,1400余名乡土人才“入网入格”183个行政村,为结对帮带1600余名群众传技授艺,服务群众、孵化人才、指导产业等网格功能基本建立。同时,当好群众的“传话筒”,对于群众遇到的困难及时上报,帮助协调解决,做到上传下达,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完善配套措施,提升治理水平。按照组织部领导包片,科室包镇(街道)村的原则,全体组工干部每月至少深入一次所包抓镇(街道)村,采取实地督查检查、调阅资料等方式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确保工作成效出色、出彩。建立“网格运行指数”,从网格活跃度、工作完成度、群众满意度等方面开展评比活动,对表现优秀的网格员,在年底评优树模中给予倾斜,对非党员的网格员吸纳到党员队伍中。对表现不佳的,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并取消评先资格。
供稿:武功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