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丹凤:“靶向发力”赋能乡村治理新动力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07-12 16:27 作者: 冯琦

丹凤县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党建鲜明导向,坚持重心下移,靶向发力,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全面激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新动力。

强堡垒筑牢乡村治理根基。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围绕“六个好”标准,抓实“示范村、提升村、整顿村”建设,持续深化村级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开展村级党组织“评星晋级”活动,整顿转化软弱涣散村党组织7个,积极引导各领域党支部比学赶超、创星晋级。深化“党建+”产业链联合党委制度改革,全面推进13个产业联合党委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战斗堡垒更加坚强。

严机制凝聚乡村治理合力。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小微权力清单”“三重一大”请示报告等制度,优化镇村党群服务中心办事流程,促进村级党组织高效便捷运行。突出村级党组织领导下的“三治”融合,常态开展平安稳定信息“3+N”综合研判和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活动,实现群众诉求在一线征集,群众意见在一线办结,群众矛盾在一线化解。按照就近、就地、就事、就便原则,全覆盖建立邻里小院议事会,通过问、议、晒、评“四步议事”程序,广泛解决群众身边的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困难帮扶等“关键小事”,培养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人翁”意识。

育头雁夯实乡村治理基础。深入实施“群雁矩阵”行动,开展村级带头人选育和发展党员工作,结对帮带“雏雁”成长。按照1:2的比例储备村级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314名,调整补充村党组织书记6名,乡村治理“一线指挥部”力量更足、功能更强。两年来共有68名后备村干部参加了“千名领跑人”学历提升计划,落实“导师1+N”帮带制度,聘请荣誉支书(主任)197名帮带258名新任村(社区)后备干部成长,为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注入“新鲜血液”。推行新任村党组织书记与乡镇党委班子成员、老支书“一对一”帮带培育机制,分层分类实施集中培训、赴外考察、练兵比武等能力提升计划,村干部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能力水平不断提高。

聚人才壮大乡村治理队伍。紧扣程序要求,积极鼓励青年农民、产业带头人、致富能手等先进群体向组织靠拢,突出政治标准,抓实抓细农村发展党员“县级联审”、党员档案定期提级抽查复核、全程纪实管理等制度,储备农村入党积极分子580多名,为党员队伍注入源头活水。聚焦驻村工作队员选派,通过选优配强、精心指导、精细管理、组织关怀等措施,让驻村工作队员在乡村振兴一线墩苗淬火、建功立业,成为乡村振兴“主力军”。持续推动“千名头雁带富领飞”行动,支持党员村干部、农民党员领办创办农村经济组织,党员引领乡村发展和治理的模范作用不断凸显。

抓保障提升乡村治理质效。持续加大基层投入,将村级组织活动经费列入县财政年度预算,加大县管党费向农村基层党组织倾斜力度,充分保障村级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扎实开展“三联三促”活动,通过组织联建、人才联动、服务联抓,着力实现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实施集体经济“消薄培强”行动,全面消除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村,2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60%,培育年收入40万元以上的“明星村”5个以上。

供稿:丹凤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