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农村党员发展成熟较为困难、流动党员管理相对不顺等问题,影响了礼泉县农村党员发展。礼泉县委组织部坚持问题导向,在施实策、下实功、求实效三个方面着力,破解农村党员发展“后劲不足”问题,不断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注入“源头活水”,增强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力。
在发展党员工作上“施实策”。按照“成熟一个 发展一个”的原则,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坚持指标向农村倾斜,大力发展35岁以下年轻党员,确保礼泉县农村年轻党员比例占到总发展党员的50%,多渠道发展党员,从退役军人、种养殖大户、毕业大学生、村医等人员中吸引并发展党员,所有发展党员均需通过六部门资格联审,县委组织部进行终审,审核无误后各镇(街道)党委完成党员发展工作,严格坚持标准,加强和改进发展党员工作,提升优化党员结构。
在强化工作机制上“下实功”。确保发展党员工作落到实处,结合“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月交办、季观摩、半年考核、年终评比”工作机制,坚持采取动态监管的方式,定期调度分析研判发展党员的工作进度和实际情况,及时适度调整分配数量,指导优化结构比例,推动党员发展总体指标不偏差、发展程序不缩水、党员质量不打折。
在流动党员管理上“求实效”。采用流动党员“两新+农村”党组织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找”党员活动,实行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完善优化流动党员监督管理措施,跟随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管理方式。健全组织,理顺关系,不断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工作,切实解决流动党员教育难见效、管理难到位、作用难发挥等问题,使流动党员能够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管理、教育和监督,更好地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供稿:礼泉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