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陕西省大荔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省市关于村级集体经济的决策部署,紧盯全省“三个年”活动和全县“七个专项工作”任务,坚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强堡垒的重要抓手,担当尽职,真抓实干,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聚焦“四张牌”、齐发“四向力”,推动村集体经济“破茧化蝶”、蓬勃发展。
打牢“党建牌”,凝聚集体经济发展合力。由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财政局、人社局等10个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在深入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大荔县村级集体经济三年壮大行动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三年壮大行动目标任务、工作制度、推进举措等,出台土地规划、项目建设、税费支持、资金管理等12条支持政策,用政策红利撬动集体经济发展动能,激活“三资”最大潜能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推行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党组织+”“村党组织+三变改革”等“十种模式”,依托冬枣、高石脆瓜、黄花菜等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做好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种苗繁育等配套设施,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光伏发电、生物质颗粒等新产业新业态,引擎动力强劲,品牌效益良好,涌现出许庄镇西渠头村、韦林镇韦留村、官池镇石槽村等一大批领富先锋,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44个,已成为大荔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缩影和名片。
打好“人才牌”,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一大批素质高、懂经营、善管理的致富能手、“113”人才担任村党组织书记,272名村党组织书记通过合法程序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组建“红色助力团”,建立《大荔县“红色助力团”点单派单接单工作台账》,累计开展各类助农活动11场次,推动形成“头雁队伍、产业发展、综合能力、产品销售”的良性循环,“百村连万家、携手共致富”成为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和谐音符。坚持“理论讲授+现场教学”机制,举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题培训班和“一肩挑”干部乡村振兴培训班,全面提升300余名镇(街道)、村干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理论素质和能力水平。创新开展“乡土人才”技能提升活动,组织54名农业骨干人才、市县两级拔尖人才建立农业专家服务团,动态建立千名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通过“订单式”培训、农技“流动课堂”、高素质农民培育班、网络媒体等线上、线下平台,“点对点”“面对面”科学指导,覆盖全县17个镇(街道),累计培训5000余人次,充分实现集体增实力、农民增收益、产业增效益。
打实“产业牌”,增强集体经济发展实力。围绕冬枣、高石脆瓜、黄花菜等优势产业,272个村党组织牵头,因村施策,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动薄弱村出列、一般村致富、富裕村更强。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探索建立村企联建“抱团取暖”机制,羌白镇白村村等20个村与陕西省水务集团新颖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21个企业开展村企联建,鼓励农户以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量化入股,采取“支部为引领,合作社为纽带,企业为龙头,农户为股东”的模式,实施组织建设联抓、党员干部联动、实用人才联育、发展项目联推、美丽田园联建“五方联动”,充分实现村上得益、企业获利、农民受惠。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大力发展“网红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组织开展电子商务培训,培养电商直播人员百余名,累计建立电商企业1328家,以新技术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一池春水”。
打响“激励牌”,提振集体经济发展动力。印发《党建引领推进“村社合一”工作模式,加强村级财务资产规范化管理办法》,明晰集体产权,明确项目资金,加强资金管理,规范村级财务运转监管,建立收益分配制度,进一步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新开展“十镇百村双强+”行动,先后投入100余万元创建了15个“党建+产业振兴”示范点,激励带动全县村级产业齐发展共达标,构筑一条大荔富有特色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格局。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情况纳入镇(街道)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和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规范考评程序,强化考评结果运用,督促党员干部积极履职尽责、担当作为。适时组织开展评选表彰一批领导班子好、管理机制好、发展潜力好、群众反映好、创收效益好的“五好”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表彰一批引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创业致富带头人,树立集体经济先进典型,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供稿:大荔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