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三原县农业农村局:“四聚焦”谱写“三农”新篇章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06-25 23:42 作者:高汉峰 田怡心

近年来,三原县农业农村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对标中央一号文件和中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农时不误、农作不歇,全力推动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全县农业经济稳中有进,乡村振兴步伐稳健。

聚焦稳粮保供,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围绕粮食稳定度指标考核,突出抓好良田、良种、良机、良技四个关键,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在全面落实“田长制”的同时,加快大程、西阳万亩联片成块高标准农田和其他5镇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让更多的基本农田变成高标准农田,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只增不减;依托县内种业龙头企业、国家级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站,做好优良品种的示范展示,筛选适宜我县不同生态区域的高产、优质、绿色、高效的农作物新品种,全力保障生产用种安全;利用农机购置补贴和省市农机化专项资金,加快小麦联合收割机升级换代,进一步提高耕、种、管、收环节作业质量;紧盯小麦、玉米重点生长期,全程做好病虫草害防治,确保全年粮食面积稳定在57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9万吨以上。

聚焦提质增效,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实施果业“优质苗木繁育、高质高效果园建设、产后处理推进、营销能力提升、品牌培育强化、市场主体培优”六大工程,全年水果产量稳定在17.8万吨以上。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稳步提升肉、蛋、奶等畜产品生产供应能力,全年生猪出栏9.5万头,牛存栏6.64万头,奶山羊存栏12万只,家禽存栏190万只,肉蛋奶9.18万吨。持续开展老旧菜区“三改一提”、城市近郊蔬菜基地建设,全年蔬菜面积稳定在34万亩以上,产量达到117万吨以上。围绕粮食、苹果、蔬菜、生猪、奶山羊等优势产业,以“链长制”为抓手,优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实现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打通以农业为基础,研发、生产、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贯通的预制菜全产业链条,带动更多资源要素流向农业农村,努力将“菜篮子”变成“菜盘子”。把握“土特产”丰富内涵,做大渠岸富硒农业、鲁桥蔬菜、陵前苹果、嵯峨天齐现代农业、新兴奶山羊等优势产业,大力推介“西望良品”“硒地农仓”“城北三原”等地域特色品牌,做强蓼花糖、小磨香油、西阳挂面等特色产业,打造更多高品质“村字号”“乡字号”。

聚焦农村改革,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紧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将产业增收和稳岗就业作为巩固提升的关键之举,不断加大产业发展支持力度,提升就业保障水平,推动高质量劳务输出,全年新增就业32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突破9万人次以上。围绕蔬菜、禽蛋、奶山羊等优势特色产业,列支1500万元,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联农带农经济、特色经济,让农民在产业链条上实现增收致富,全年打造10个超50万元、5个过百万元的集体经济强村。以百万元合作组织为引领,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辅导服务体系建设、深化社企对接三大行动加快发展生产托管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小农户在农业生产中获得更多收益。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稳慎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真正让农户的承包权稳下去、经营权活起来。

聚焦宜居宜业,着力打造和美乡村。对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要求,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促进水、电、路、气、物流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完备。接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全面推进全县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攻坚行动,健全农村垃圾长效管护和监督检查机制,全年完成5000座改厕任务。充分发挥陵前、西阳作为省级、市级示范镇的带动作用,深入挖掘镇村文化、生态等资源禀赋优势,精心打造城关五一、陵前柴家窑、西阳五联、大程西张等第二批20个示范村。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作用,构建更加有效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引导群众以新风易旧俗,传递文明新风尚。

2023年,三原农业农村工作将紧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力抓实抓好粮食安全、做精做强菜果畜禽、补齐补长产业链条、加快建好涉农项目、提高提升人居环境,以更新的理念、务实的举措、过硬的作风推动我县“三农”工作日日新、又日新。

(供稿:三原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杨春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