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寿县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通过党建引领、人才带动、品质驱动“三位一体”发展策略,持续推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党建引领,激发乡村振兴“动力”。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采取强弱联合、同业联合、区城联合和链条联合等方式,大力推行村村联建、村企共建等联合党组织模式,全面推广党建引领合作社发展模式。立足各村资源禀赋,引导村级党组织主动采取自主经营、抱团发展、农旅融合等模式,持续推进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目前,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531个。围绕“做好果药粮,壮大黑白黄”产业发展思路,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党支部+产业协会+基地+农户”“党支部+公司+农户”等发展带动模式,引导企业、合作社、生产大户等经营主体参与进来,实现利益共享、共同发展。
人才带动,点燃乡村振兴“引擎”。加快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推行“岗编适度分离”管理模式,继续精准选派专业人才驻村帮扶,今年以来,调整补配村党组织书记5人,驻村干部37人,帮助村集体发展产业、壮大经济。抓好村党组织后备力量队伍建设,探索建立青年人才党支部,注重吸纳青年人才党员,帮助农村青年人才成长,不断壮大村级后备力量,为村级发展、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将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村干部教育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远程教育”“送教下乡”、集中培训、外出观摩等形式,累计开展教育培训2000余人次,组织观摩9次,进一步拓展村干部发展思维,增强抓产业、抓发展意识。
品质驱动,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坚持因村制宜,一村一策,围绕资源资产、特色产业、项目资金等重点,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径。鼓励和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经营公司开展市场化、竞争性运营,探索推行片区组团、联盟、联合等发展模式,实现强强联合。近年来,培育了苹果、蜂蜜、芦笋、中药材、设施农业等一批有特色、有规模、有效益的首位产业,“永寿槐花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产品,“永寿芦笋”“永寿中药材”“永寿生猪”获得全国名特优新登记产品,涌现出了“百草寨里”“红色烟庄”等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多点开花”。
(供稿:永寿县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