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淳化县坚持把“五治融合”作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抓手,多措并举,强力推动,全面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强化政治引领。建立了县委常委会会议“第一议题”制度,完善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重要批示工作机制等管长远的制度机制,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举办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对全体县级领导以及各镇街道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进行集中轮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理念、新要求深入人心。突出政治标准建强各级领导班子,坚持把政治素质放在首位,深入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32名干部进行了安置、对13名干部进行了分流。
注重德治教化。持续开展镇村道德评议和好媳妇、好公婆、最美人物、文明家庭、身边好人等评选表彰活动,积极培育、树立、宣传一批“立得住、推得开、叫得响”的先进典型,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编印书籍《德耀淳化》,收录全县入选全国以及省市各级好人34人,文明家庭10户。围绕“淳化县第五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全面开展了道德模范暨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共评选表彰先进典型400余人,在全县形成了学习先进、争做先进的浓厚氛围。在全县128个行政村设立了善行义举榜,宣传道德模范、十星级文明户等1200余人,石桥镇秦庄村评为移风易俗先进典型村、城关街道办辛店村评为文明新风先进典型村。
增强法治保障。坚持从机制抓起、从教育抓起、从调解抓起,建立了党委(党组)书记点评法治工作机制,以11个法治宣传教育阵地为载体,全面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上台阶。积极推进“五链共治、法在基层”诉源治理,全县成立8个镇级、132个村级、5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8个个人调解室。今年累计调处案件592起,其中诉前调解251起,成功化解591起,调处成功率99.8%。建成县、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严格公共法律服务队伍管理,对全县11名律师、基层法律服务所的4名法律工作者进行执业考核。累计解答法律咨询283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93件,律师代理各类案件26件。县法律援助中心被省妇联授予“陕西省三八红旗集体”荣誉。
激发自治动力。为充分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始终坚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全面推广,以石桥镇秦庄村被列入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为契机,探索建立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工作机制,建立了11项规章制度,明确了“八议三不议”议事范畴,形成了村级议事协商“1+5+N”的自治机制,增强了村民在遵守村规民约、环境卫生整治、红白喜事简办等方面自我管理、共治共享的意识。推进网格化管理精细化精准化,以“党建引领、法融网格”行动为契机,创新“十户联治”“一事一议”微治理、微建设、微服务,修订完善村规民约58条,形成“人人参与治理、人人遵守民约”的浓厚氛围。
突出智治支撑。建成全市首个“智慧云监管”系统,电子监管餐饮单位74家、药品经营企业40家。“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持续发挥作用,有效运用线上平台减少涉企检查,今年以来累计受理群众诉求1764件,办结1764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9.8%。紧紧依托数字乡村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搭建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基层治理信息平台,新增视频探头1130个,“综治视联网”互联互通,实现县镇村全覆盖。淳化县被评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荣获全省首届“平安铜鼎”,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供稿 :淳化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