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宝鸡市金台区:健全机制 提升党建引领农村治理水平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06-14 14:45 作者:金钊

长期以来,金台区坚持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认真贯彻党的政治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聚焦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目标,努力走出一条金台特色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模式。

聚焦搭建治理体系,建设过硬干部队伍。优化镇街领导班子。区委定期开展镇街领导班子研判工作,着眼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坚持“四个注重”原则,优先从熟悉党建,懂农村、爱农民,具有现代经济等专业知识干部中选拔进镇领导班子,从经历过脱贫攻坚大战大考的优秀干部担任党政正职,为乡村振兴有序推进提供坚强的领导保证。锻造村级三支队伍。建强村党组织书记、农村实用人才、驻村第一书记三支队伍。实施“头雁培育”工程,精心设置课程,每年对全区村党组织书记、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开展不少于5天的全员培训,提升头雁队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素质;依托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大力动员、挖掘青年农村人才参与“乡村振兴领跑人”学历提升工程,目前已完成23名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到2024年完成68人学历提升计划,厚植乡村治理的骨干力量;在驻村第一书记中推行清单式管理机制,通过督导检查、实地观摩等形式进行量化评分,推动驻村第一书记有效履行四项职责八项重点任务。培养储备后备力量。印发《金台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养计划》,对后备力量的选拔、培养、管理、使用进行全面规范,建立140人的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队伍,并适时开展专项评估,全面摸排培育储备情况,针对部分村党组织人选匮乏及能力不足等问题,分类施策,提出解决方案,建立起选育管用的全周期培养使用机制,为村级干部队伍储备接续力量。

聚焦基层组织建设,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强化领导核心地位。实现全区68个行政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全覆盖,推动村党组织书记依照法定程序担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成员交叉任职,建立村各类组织向党组织汇报工作制度,实现村党组织统一领导村级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巩固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将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作为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细致排查、精准施策、集中整顿,按照“四个一”工作要求,由区委常委包联指导,镇党委书记包村主抓,高规格配备帮扶力量,高标准推进整顿工作。压实镇街党工委主体责任,明确区级结对部门捆绑责任,统筹各类资源和工作力量,促使村党组织对标补短,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和群众组织力。开设“擂台比武”练兵场。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干、区镇联动、统筹协调,聚焦重点任务、聚焦推进措施、聚焦实绩实效,将“擂台赛”作为全面检验镇街、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助推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和落实“三个年”活动的能力水平和工作质效的重要手段,在全区常态化开展组织工作服务保障高质量“擂台赛”活动。目前,已举办两期比赛,11个村、7个镇街、4名组织委员、17名驻村第一书记参赛,计划年内举办6期,两年内实现村(社区)全覆盖,持续传压力激活力,推动镇村干部进一步强化知重负重、担责尽责的政治自觉,加压奋进、奋勇争先的拼搏意识。

聚焦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推动“四治”融合。构建村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智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模式。推行网格化治理。按照村级“党组织—党小组—党员联系户”设置网格管理服务区域,在网格内一体开展服务群众、收集社情民意、调处矛盾纠纷、防控社会治安等工作。推动需求在网格发现、资源在网格整合、问题在网格解决,使每个村依托网格推进基层治理,依托网格为村民服务,实现全区农村所有网格化管理全覆盖。规范权利运行。印发《宝鸡市金台区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管理监督办法(试行)》,构建科学合理、严密有效的村干部管理监督体系。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机制,强化村级民主协商和村务监督,推动群众回归乡村治理主体地位。编制小微权力清单,明确权力主体、权力内容、操作流程、决策方式、法律依据。推动清单运行规范化和标准化,让村干部守规矩,群众得方便。强化法治保障。深入开展法律法规、防范电信诈骗、养老诈骗等平安建设宣传,加强法律明白人队伍建设,全区68个村“一村一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满足群众法律援助需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综合运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聚焦培育健康文明乡风,建设和美乡村。坚持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一起抓,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建设新时代和美乡村。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把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每年开展“道德模范”“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评选出“十星级文明家庭”500余户、“好婆婆、好媳妇”56户,农村文明家庭169户、自强自励道德模范7人、金台好人21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激发农民群众投身乡风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建成村史馆30个,家风家训馆22个,红色教育文化广场135个。发掘乡村本土文化资源,运用现代化传播方式、农民喜闻乐见形式,推出一批具有乡土特色、贴近农民生活、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用优秀的文化滋养身心、凝聚人心,用健康文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推动农村移风易俗。紧扣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目标任务,围绕“润心、守正、淳风、厚德”的思路,建立“三四五六”改革模式,稳步推进婚俗领域移风易俗,探索文明向上、群众满意、简约时尚的金台婚俗模式。制定并完善村规民约,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孝善理事会,依靠“一约五会”倡导文明新风,有效遏制天价彩礼、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陋习,抵制封建迷信、邪教组织、“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不断提升群众科学文化素养。

供稿:宝鸡市金台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