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宝塔区河庄坪镇赵家岸村:“远程教育+”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06-14 11:14 作者:韩建锋

图片4.jpg

赵家岸村位于河庄坪镇以北2公里,村庄背依群山、面朝延河。有农户144户397人,党员19名,其中女党员4名。村域面积1.73平方公里,优质川地417亩,温室大棚64座、弓棚36座,休闲垂钓园4座、特色农家乐3家,驻村企业1家,村民收入以乡村旅游为主。202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8700元,先后荣获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陕西省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延安市党建综合示范点等殊荣,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近两年,赵家岸村以远程教育学用转化为抓手,采取“固定学习日集中学+农忙闲暇时自主学”的模式,有效利用远程教育学习资源,党的建设、产业技术提升、典型示范引领、乡村振兴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图片1.jpg

一是推动学用转化,助力凝聚支部战斗力。围绕组织振兴,依托远程教育平台,结合“智慧乡村”创建工作,组织党员群众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学习收看时政要闻、接受政治教育、参与政策培训,充分激发党支部及党员带头参与村级发展、为民办事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学习全国先进村党支部乡村振兴的好经验好做法,为本村的振兴之路提供支撑。

二是推动学用转化,助力提升改革创新力。赵家岸村先后于2005年、2009年经历了两次整村搬迁,从山体窑洞搬进了美丽乡村新民居,整村搬迁后,300孔山体窑洞闲置。为此,依托远程教育平台,学习借鉴其他省份村组在盘活闲置资产、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村两委及在村党员群众统一了思想认识、拓宽了工作思路,借助“三变改革”盘活闲置资产,招商引进“兀里红谣”民宿项目,将旧窑洞进行改造提升、变废为宝,为村集体增收61.2万元,提供就业岗位30多个,夯实了发展乡村旅游的产业基础。

图片3.jpg

三是推动学用转化,助力促进发展生产力。为推动产业振兴,赵家岸村制定了“大棚果蔬采摘区、休闲趣味垂钓区、生态苗木花卉区、农耕文化体验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并定期组织在村企业、种植户参加远程教育平台的技术培训,邀请专家服务团到村开展技术指导,学习借鉴智慧农业、科技兴农的新政策、新技术,在大棚果蔬采摘区发展健康高效农特产品,在花卉大棚开展花卉种养技术及营销策略指导,为产业发展赋予新动能,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打牢基础。

图片2.jpg

四是推动学用转化,助力培育乡村自治力。赵家岸村是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近两年,为推动生态振兴,成立了垃圾兑换银行,依托远程教育平台为村民普及垃圾分类、环境保护知识,增强村民环保意识和参与垃圾兑换的积极性,持续提升村庄人居环境;为推动文化振兴,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依托远程教育平台组织在村党员群众学习家风故事,传承家风家训,用好家风带动好民风、好村风,弘扬正能量,打造乡风文明新风尚。(宝塔区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李晓恒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