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新时代发展和现代化治理要求,洛川县槐柏镇围绕乡村社会治理工作要求,结合“创党建引领示范镇、建苹果产业强优镇、创城镇建设重点镇、建乡村振兴样板镇”目标任务,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形成了“五步”社会治理工作法,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建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按照基层社会治理要求,成立基层社会治理组织机构,负责全镇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将全镇划分为八个片区,由各包片领导担任工作队长、整合所在片区驻村工作队、“两委”班子、联系站所等力量,成立8支工作队并授旗。各工作队按照不漏一村,不漏一户的原则,“地毯式”开展“九率一度”平安建设及惠农政策宣传,信访矛盾排查调处,取群众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明确村党支部书记作为村级综治中心主任,负责信访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村监委会主任为综治中心副主任,负责协助综治中心主任的工作,主要为矛盾信访纠纷集中排查化解的表册填写、信息报送、资料的收集归档备案。
织密镇域社会治理网格。整合党建综治、乡村振兴、创文创卫等各类网格,实现“多网合一”的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全镇划分镇级总网格1个、村(社区)大网格29个、村民小组(自然村)小网格144个。深入推进辖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建立健全日常管理网格化工作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隙的乡村治理新格局,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对网格内各项事务做到快速反应、有效应对,让网格员与群众“零距离”接触,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用好联调联动调度平台。由镇综治中心借助微信平台建立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对接联络的槐柏镇“133制”综合调度平台,实现指挥调度、分析研判、应急处置、督导考核等综合业务应用。在不违反涉密信息管理纪律法律的基础上由镇综治中心副主任、政法委员负责管理平台、传达镇综治中心调度信息、下达调度任务等事宜;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响应调度信息,落实调度任务,反馈完成情况,健全完善首问负责、统一调配、协作配合等机制,不断提升镇街社会治理效能。编印槐柏镇贯彻落实“133制”专题工作动态,内容包括排查数据、数据分析、典型案例、先进典型、工作规范、工作通报、政策法规等内容,印发范围为镇领导班子成员、各村党支部书记、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实现全镇上下“底子清”“情况熟”。
完善矛盾排调闭环管理。完善矛盾纠纷分流交办、分级处置、闭环管理等工作流程。把每月1号和15号定为集中进村入户排查受理化解日,由各工作分队调度相关成员单位力量参与排查化解。其中,在集中排查后五天内村级自行调处化解的问题,填写村级矛盾纠纷调处登记表;五天后仍在调处的问题,在汇总表内摘要登记上报;村级无法调解上报镇综治中心。镇综治中心按照“分类分级”调处流程提出拟办意见,由镇综治中心主任审定后,完成承办、转办、督办、备案。5月份,全镇共排查矛盾纠纷34件,已化解32件,正在调处2件。
发挥人民调解队伍优势。经前期走访了解基层群众和服务对象的所思、所想、所盼,全面梳理排查影响全镇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在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组建了槐柏镇“老晁说事室”,聘任5名有威望的离任干部、退役军人、人大代表、“乡贤能人”作为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实行轮流坐班制,负责说事室的值班、线索受理、矛盾纠纷信访调处等相关工作。并把每个月的1号和15号定为“老晁说事日”,“老晁说事室”全员在岗,集中受理群众反映问题。截至目前,“老晁说事室”开展面对面“说事”35场次,化解村民反映问题12件。
(供稿:洛川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