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秦都区以实现农村党组织、班子、队伍、制度、业务、保障、阵地过硬为目标,以“村村过硬、整体升级”活动为抓手,实施农村党组织建设“五大重点工程”,持续巩固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成果,全面提升村“两委”班子能力素质,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坚实的干部队伍保障。
抓实教育学习活动,提升村干部履职能力。以“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对全区涉农街道相关干部、村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开展了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组织全区村党组织书记赴浙江大学参加全市村党组织书记“悟思想、学先进、强能力、促振兴”专题轮训班,以“理论授课+现场观摩+交流研讨”方式提升培训学习实效,不断提升村党组织书记思想政治素质。开展“村干部大叫板”擂台赛、“秦都好支书”评选等活动,以比能力、争先进等方式激发村党组织书记学习热情,切实提升村党组织书记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推行“导师帮带制”,把新任村党组织书记、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书记和年轻村干部作为重点,由街道联村领导、驻村第一书记、优秀离任村干部“一对一”结对帮带,在具体工作中帮助提升履职能力。不断加大村干部培养力度,大力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学历提升”活动,建设政治、本领、作风过硬的村“两委”干部队伍。
抓细“两委”班子管理,筑牢村干部队伍根基。2022年印发了《关于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管理监督的重点任务和分工方案》,构建管理科学合理、监督严密有效的村干部管理监督体系,推动广大村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廉洁奉公、为民服务。组织开展村“两委”班子届中研判,调整不适应、不合格干部。对村干部后备力量进行动态储备和评估,注重从致富能手、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中储备选拔村“两委”班子力量,强化后备力量锻炼、培养,解决农村带头人队伍“力量不足”问题。印发《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考核办法》《关于轮换乡村振兴指导员的通知》等,从33个区级部门选派65名优秀机关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进一步选优配强乡村振兴一线干部队伍。选派选调生到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充实农村干部力量。
抓牢村务监督工作,推动村干部廉政建设。加强村干部日常管理考核,通过年度考核、民主评议以及巡察审计等情况,每年对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不合格不胜任、群众意见大的依照有关程序予以调整,保持干部队伍纯洁性。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对村经济社会发展、公共事务、大额资金使用、惠农政策落实、工程建设、社会治理、宅基地审批等重大事项,通过上门走访、视频会议等形式征求意见,提高党员群众对重大事项的知晓率和议事决策的参与度。严格按照《咸阳市村级党组织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办法》,通过村务公开栏、数字电视、网络平台定期公开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有关事项,确保公开规范、村民满意。对教育、医疗、养老、扶贫等群众高度关心关注的重点领域和群众反映强烈问题,街道党工委及村务监督委员会督促村“两委”班子开展系统化治理,真正让广大群众在党的各项惠民富民政策中获利受益。
供稿:秦都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