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长武县: “三举措”建好村级后备力量“蓄水池”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05-04 17:21 作者:魏晨

近年来,长武县将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夯实基层基础的重要途径,通过“精心选”“全面育”“强化管”搭建后备干部培养管理绿色通道,构建起选人、育人、留人的聚能网络,为增强村级组织生机活力提供有力保障。

精心“选”,建立“人才库”。明确硬性条件,按照正“一肩挑”1-2人、副职5-7人的标准,建立了后备力量队伍台账,要求后备干部年龄在45周岁以下,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注重把政治思想素质好、为人处事公道正派、双带能力强、群众工作能力强作为重要标准,统一“尺子”。打破身份、行业、地域等界限,将各类优秀人才纳入视野,将29名年龄轻、学历高、能力强的干部纳入村级“一肩挑”后备力量队伍重点培养,在基层党建、乡村振兴一线磨砺成长。采取个人自荐、联名推荐、村“两委”推荐和会议推荐的方式产生初步人选,再由镇(街道)党(工)委组织专门考察组,通过民主测评、入户调查、个别谈话等方式对初步人选进行考察,全县共讨论确定后备力量人选659名。

全面“育”,完善“成长链”。把村级后备力量纳入村“两委”干部培训计划,采取集中办班、专题辅导方式进行政策法规、乡情村情、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实用技术等专题培训,提高其理论素养和致富带富能力。同时,将远程教育站点作为培训主阵地,重点对后备力量进行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市场经济和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不断优化后备力量的知识结构。对纳入“人才库”中的200余名“一肩挑”后备力量,实行镇(街道)领导干部结对帮带培养制度,一对一结对培养,定期进行走访,为其开“小灶”,备“精粮”,使其更好融入角色。

强化“管”,锻造“生力军”。严格考核管理,按照“一人一档、一村一册、一镇一库”的总体布局,在镇(街道)农村党员档案室建立村级后备力量数据库,健全个人档案、推荐材料等基础资料,在日常跟踪考核基础上,将年度培养锻炼结果记录到个人档案,作为调整使用村级后备力量的重要依据。强化动态管理,按照优胜劣汰、能进能出、动态调整的原则,对村级后备力量实行动态管理,对年度培养考察评议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村级后备力量及时清退,并按照规定程序推荐充实,保持后备力量数量和结构的动态平衡。

供稿:长武县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姚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