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武县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优化农村干部人才队伍,健全完善人民调解组织,全面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打好乡村治理“组合拳”,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党建引领强组织。坚持把增强村党组织凝聚力作为促进乡村治理的重要保障,扎实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采取领导包联、典型示范、重点支持等措施,有效提升了村级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落实村级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制度,健全村“两委”成员候选人任职资格联审常态化机制,开展全员、精准、有效教育培训,加强村干部日常管理考核,定期开展村干部“政治体检”,每年至少选派8名优秀村干部参加学历提升教育,目前,村干部高中及以上学历占比已达到85.9%,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达11.3%,村“两委”成员知识水平和履职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多措并举优机制。创新推进村级议事协商机制,构建村级“议事单元”,打造村民议事协商阵地,建立议事协商场所、“议事”平台,就事、就近、就便处理村级事务,设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监督小组,成立村民议事协商委员会,认真落实“三务”公开要求,制定村级小微权力清单,严格落实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评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及时化解基层矛盾纠纷126起,拓展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为乡村治理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精细服务暖民心。整建提升全县133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改造翻修老旧文化活动广场,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整合优化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能,加强村级便民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工作,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镇村延伸,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动35项便民服务事项落地落实,形成完善的便民服务体系。发挥“爱心协管员”作用,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寻访和关爱服务机制,为群众提供帮办代办暖心服务事项2743件,为942户困难群众发放冬季取暖物资,解决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小事、琐事,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供稿:长武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