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乾县坚持将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建强基层组织战斗堡垒的重要抓手,持续在“储、培、管、用”四个环节下功夫,着力推动村干部队伍优化提升,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作风过硬,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村级干部队伍。
把好“选人关”,强化源头储备“选好苗”。始终把严格标准贯穿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工作全过程,一是突出政治标准,把政治素质放在首位,明确选任条件,注重选拔政治素质较高、综合能力较强、群众基础较好的优秀村民和致富能手等担任村干部。二是注重梯次配备,依托村级后备干部信息库等,建立“村两委班子带头人——村干部队伍——村两委班子成员”三级后备干部梯队,确保村干部队伍梯次递进、后继有人。三是严格选拔程序,坚持集中选拔与动态调整相结合的原则,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通过推荐报名、民主测评、资格审查、班子研究、推选确定等程序,精准、全面、科学地识别优秀村级后备干部。目前,储备35岁左右、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村级后备干部400余人。
把好“培育关”,强化能力培养“施好肥”。有机结合教育培训、结对帮扶、实践锻炼等建立全链式培养机制,一是多举措开展教育培训,鼓励和支持后备干部参加学历培训提升学历水平,持续开展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基层党建业务、公文写作等学习培训,组织安排部分人员外出培训,提升干部综合能力。二是多岗位实践锻炼,以村级日常事务、环境卫生整治、平安创建等工作为主战场,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党务村务研究决策等工作中加强锻炼,让后备干部在实战实岗中提升能力。三是多层次结对帮带,根据村级后备干部三级梯队层次,明确后备村干部培养帮带联系人,推行手把手“传帮带”,把干部培养成能人,把能人培养成干部。
把好“管理关”,强化从严管理“修好枝”。实行在严格考核基础上的动态管理,确保后备干部队伍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一是注重日常管理,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台账,将后备干部基本情况、专业特长、工作小结、民主评议等整理归档,“一人一档”,加强管理监督,确保考准考实。二是坚持动态管理,建立后备干部培养考察档案,采取每月村两委班子评价、每季度民主评价等方式,掌握干部日常轨迹,评价合格以上的继续作为后备干部参与村务工作。三是严格考核评议,村党组织每半年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评价,镇每年对后备干部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评议,对考察后实绩平平、综合素质进步不大,不宜做后备干部的及时调整,把在实际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人才及时吸纳,做到优进劣出,增强生机活力。
把好“用人关”,强化选拔任用“用好材”。始终坚持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村级后备干部及时选拔、合理使用。一是大胆用人,根据岗位需求,对后备干部评价一直在合格以上的,在村干部换届时直接作为差额候选人参与选举。二是科学用人,畅通后备干部成长成才渠道,有计划地让后备干部到吃劲岗位、重要岗位上提高综合能力,打好群众基础。三是规范用人,完善后备干部待遇保障,统筹考虑村情实际和工作需要,对参与村级事务工作的后备干部,适当发放工作补贴,充分调动后备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乾县县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