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寿县渠子镇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方针和党的组织路线,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大力实施“七大工程”,推动党建工作全面过硬、全域提升,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实施“红色领航”工程,突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基层治理的核心,积极探索“一网四联四级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建立重点项目、产业联盟、青年人才等党支部3个、联合党支部1个,开展“城乡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航作用,统筹推进防返贫监测、平安建设、人居环境、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真正实现“党建格中有、矛盾格中解、平安格中建、服务格中行”。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0多件,化解调处矛盾纠纷50多起,着力打造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实施“头雁培育”工程,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严格落实《永寿县村党组织书记“凡提六必”操作办法》和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机制,坚持精准识人、精准育人、精准用人导向,年内调整补配支部书记2人、副职干部8人,动态调整支部书记后备力量42人。通过专题辅导、知识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培训支部书记10多场次。开展以“支部班子强、支书能力强、党员作用好”为重点的“两强一好”示范创建活动,锻造支部书记队伍,涌现出了一批产业型优秀支部书记。通过“实地观摩、交叉互评、登台亮相”等方式,开展支部书记“擂台夺旗树标”活动,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不干事者有危机、干成事者有褒奖。
实施“槐乡先锋”工程,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在农村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退役转业军人和现任年轻干部中培养发展党员,年内发展党员27名,转正党员32名。组织276名党员干部开展党性体检工作,增强党性意识,促进作用发挥。常态化开展党员干部理论学习,通过集体学习、专题辅导、研讨交流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把准政治方向、发挥先锋作用。全年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36次、交流研讨157人次,举办专题研讨班1期3天,邀请县委党校讲师作专题辅导3期,累计培训党员干部384人次。推行党员干部帮办代办服务机制,全年为民代办事项100多件次。
实施“规范提升”工程,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为了解决对党组织活动“不会抓、抓不好”的问题,渠子镇专门编印支部工作“口袋书”,配套发放支部工作手册,开展支部工作手册规范填写及相关业务知识培训会,督促指导各村规范抓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全年探索推行“1+5+N”主题党日活动模式,创新开展“追忆初心”、“理论宣讲”、“经典朗读”、“关爱帮扶”等活动10余场次,进一步丰富支部活动内容和形式,规范提升支部组织生活质量。
实施“整顿转化”工程,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运行水平。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固基本”,全面排查软弱涣散村,通过“周安排、月督查、季考核、年奖评”等行之有效的措施,扎实推进整顿转化工作。召开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会议5次,专题研究解决问题7个。通过“资料展评、交叉互评、考核点评”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四议两公开”、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等党建资料集中展评和区域联评5次,有力推动民主决策议事制度落实,使各项决策的过程和内容更加公开化,增加决策的透明度,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运行水平。
实施“基础保障”工程,构建基层党建工作保障体系。认真落实村干部补贴与村集体经济收益挂钩制度,进一步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对年度综合考核靠前的9个村分别颁发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5个,对6个村颁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奋进奖,评选6名支部书记为先进工作者。突出“多干多得、少干少得、不干惩戒”的鲜明导向,建立“双向挂钩”机制,坚持每月足额发放村干部基本工资部分,每季度通过考核发放绩效工资部分,切实调动村干部工作主动性。建立村级组织办公经费使用办法和季度报账管理制度,依据考勤结果按时足额发放驻村干部生活和通讯补贴。
实施“达标创优”工程,促进村党组织建设全面过硬。以“三清理三规范”为抓手,明确村级阵地规范化建设“十二条”硬性标准,积极实施村级活动阵地达标创优工程,按照“巩固型、达标型、提升型”要求,分类创建巩固型党组织5个、达标型党组织13个、提升型党组织3个。以永寿坊、洛安等3个市级示范村为辐射,带动其他村清单化、项目化跟进。年内投资60万元,实施槐山、高马山2个村阵地以及马究村便民服务大厅改扩建。严格落实村级阵地挂牌审批制度,大力整治阵地挂牌乱、卫生差等问题,累计清理规范村级阵地牌匾35个,各村党群服务中心全面提档升级,村级党组织建设全面过硬。
(永寿县委组织部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