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柞水县:“四化”行动推动村(社区)干部提能力转作风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03-09 09:20 作者:杨 峰 刘欢

近日,柞水县以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三个年”活动为契机,紧盯村(社区)干部岗位职责和自身特点,扎实开展村(社区)干部教育学习多样化、制度职权规范化、工作责任目标化、激励奖惩机制化行动,切实推动村(社区)干部能力作风有效提升。 

教育学习多样化。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旨,结合全县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任务,采取个人自学、月度教学、观摩促学、结对帮学、测试验学和个人自评、支部点评、群众联评的“5+3”模式,灵活运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院落会等载体开展相关教育学习。同时,为各级党组织发放新党章《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等学习材料3000余份,联系结对帮学、政策宣讲23次,开展远程教育3轮次,评选学习标兵9人,切实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制度职权规范化。完善《加强村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十条措施》,严格村(社区)“两委”人员分工和职责认定,对全县村(社区)支部年度发展规划进行审核,制定《村级党组织书记能力巩固提升计划一览表》《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运行纪实手册》等184份,对村(社区)“三重一大”事项、“四议两公开”机制履行等情况开展督查26次,持续加强驻村工作队对村(社区)“两委”工作开展的指导、监督,开通县委组织部关于村级干部作风问题反映直接联系渠道,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干部职权管理。

工作责任目标化。对标年度考核指标和重点任务清单,全面厘清村(社区)干部关于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个人清单,采取“按职责划分、按归口对位”的方式,将具体任务细化到人、到时间。严格落实“三公开”、工作报告制度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各镇(办)党(工委)、村(社区)“两委”开展年初重点工作部署会、推动会30余次,督查“一日志一考勤”165人次,对作风慵懒散漫、工作质效不高、群众反映问题突出的村(社区)干部进行谈话提醒3人,“红黑榜”挂榜5人,切实把工作责任、目标责任压实压牢。

激励奖惩机制化。严格落实村干部“两岗十八级”补贴待遇体系制度,积极谋划筹备村(社区)干部体检,扎实做好经济发展“十强”村(社区)、“三险”补贴等奖励保障工作,联系县委党校、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办好乡村振兴培训班次。同时,用好“强村带弱村”、产业党建等载体和集体经济与村干部收益挂钩等机制,加强“归雁人才回引一批、后备力量培养一批、大学生村官转用一批”的人才培育力度,扎实开展观摩学习、挂职交流等活动,切实让广大村(社区)干部学有劲头、干有奔头、干好有甜头。

(柞水县委组织部供稿 )


责任编辑:李晓恒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