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武县彭公镇党委严格按照“整镇过硬、整县提升”活动总体要求,始终坚持把加强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建立“123+N”工作机制,全方位提高基层党建软硬件水平,高标准高质量推动过硬镇创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定准“一个基调”不动摇
坚持将“整镇过硬、整县提升”活动作为提升农村基层党建标准化水平的重要载体,作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解放思想,拉高标杆,勇创一流,奋力实现“村村达标、整镇过硬”。充分发挥现有4个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省、市级示范村标杆作用,围绕示范村巩固提升、边缘村扩改追赶、搬迁村新建超越“三大方向”,让创建工作起步有目标、开展有范本、提升有依据,助推“整镇过硬、整县提升”活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瞄准“两个靶向”施实策
在硬件方面,把退役军人、返乡青年、致富能手等19名农村“能人”吸收到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中,全面配“硬”村级班子。整合资金856万元,升级改造村级党组织活动阵地基础设施11处(其中新建1处、拆除重建1处)、更换各类挂牌180余面、建立“数字乡村”试点中心1处,17个村均建成标准化党群服务中心。
在软件方面,制定《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资料目录清单》,每月印发《党建工作动态任务清单》,促使村党支部操作有规范、落实有标准。定期组织各村党支部扎实开展“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党员发展、远程教育、党费收缴、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组织生活,月末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全力推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
盯准“三个责任”促落实
盯准党委的主体责任。坚持重心下沉、端口前移,以“每月一次督导检查、每季度一次经验交流、每年一次述职评议、不定期开展农村基层党建现场观摩点评会”的工作模式,及时了解和掌握各党支部创建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创建工作进行严格考核,实现了“规定动作”务实、“自选动作”创新。
盯准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各村党支部书记坚持冲在一线、干在实处,围绕任务清单逐项对标落实,依托“遍访农户”行动、“问题墙+回音壁”平台,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切实将“学”“做”“改”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工作实效。
盯准驻村工作队的帮扶责任。各驻村工作队整合多方资源,通过举办“主题党日+”“暖冬行动”“文化下乡”等一大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引导村级党组织挑选发展前景好、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为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抓准“N个融合”提效能
坚持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主线,推动党建与各项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与一线锤炼党性相融合。313名党员干部发扬“我是党员我先上”的使命担当,积极参与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秋收秋播等工作,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在4个重要卡点设立临时党支部,设岗定责让“无职党员”有位有为有责,“两个作用”充分发挥。与乡村振兴建设相融合。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以标准化党支部为根基、以特色产业为主打、以示范带动为纽带,在全县率先探索建立“政银村企”抱团助力村级集体工作机制,带动过硬产业发展。与党员干部教育相融合。充分发挥农村党员致富能手作用,围绕农村实用技术、特色产业等内容开展“订单式”培训,有效地提升了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和致富能手引领发展的本领。与基层社会治理相融合。常态化落实红色爱心协管员、驻村干部联勤保障员等工作制度,通过扎实开展“面对面·心贴心”走访农户、“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大力宣传传统美德,培育道德典型,积极为党员群众提供政策咨询、红色代办等便民服务,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长武县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