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彬州市瑶池头村: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01-29 14:33 作者:李雷雷 贺振杰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证,村集体经济富不富,老百姓的腰包鼓不鼓,直接决定乡村振兴的成效。彬州市城关街道瑶池头村聚焦党建引领,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探索“三高五化十统一”管理模式,打造高标准产业园。按照打造高标准产业园的目标,产业园水电路及苗木格架系统、病虫害防治等一应俱全。同时,产业园采取先进的管理技术,探索形成以“三高五化”(高定位、高科技、高效益:苗木良种化、栽培矮密化、管理机械化、水肥一体化、产品标准化)为主要特点,可当年开花、两年结果、三年丰产,五年盛产,实现“三个转变”(由乔化有性繁殖向矮化无性繁殖、由农户分散栽植向现代规模栽植、由粗放经营向精细管理),通过“十统一”(统一种苗、技术、标准、机械、物资、管理、品牌、销售、核算、分红),掀起我市农业产业的一场新革命。

创新利益分配机制,让群众充分享受发展红利。组建“党组织+村集体经济+企业+贫困户”的四方产业联合体,产业园采取科学的利益联结机制,果园收益纯利润的30%为托管公司所有,收益的其余70%中,30%作为贫困户家庭收入,30%作为贫困户所在村村集体经济积累,10%作为产业园风险防控资金和下年度周转资金,带动城中7村237名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推进“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方面,把群众400余亩土地和水电路及格架等设施的使用权,入股取得股权。资金变股金方面,把“五类资金”(产业奖补资金、村集体积累和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合作社和非贫困户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变为股金入股。农民变股东方面,把涉及的237户贫困户变为股东,入股资金全部为原始股,群众负赢不负亏。

打造“党建+”模式,助推乡村振兴开新局。“党建+产业园党小组”,在产业园成立临时党支部,各生产区块成立党小组,田间建立党员示范岗,使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打造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党建+村级集体经济”,在分红中留取30%作为贫困户所在村村集体经济积累,调动村集体参与产业园建设的积极性,弥补村集体经济发展短板。“党建+文明乡风”,村集体和托管公司每年分别拿出2%的产业收益,对全街道勤劳致富等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奖励,奖励也可为实物,也可为参股股份。“党建+新型农民”,以该产业园为依托,将产业园打造成培养新型农民的实训基地,既能务工,又能增加一技之长,解决乡村振兴人才问题,实现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互融共促。

(彬州市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