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洛南县古城镇坚持以党建引领促发展,推进基层党建与各项工作深度融合,激发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热情,奏响了党建引领的强劲旋律。
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重要抓手,筑牢思想“主阵地”。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行动上,将理论学习与疫情防控、脱贫成效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环境卫生整治、重点项目建设、社会稳定等重点工作相结合,去年以来组织党委中心组学习17次,召开专题研讨会28场次,开展各类便民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做到“思想政治”受洗礼、“学思践悟”有收获。
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责任使命,夯实党建“责任田”。把抓党建工作第一切入点放在抓各项工作上,通过抓书记促使书记抓,先后召开6次专题会议听取研究党建工作,专题部署安排。实行班子成员联村,党政办干部包片,落实凡是下乡检查工作必检查党建工作的机制。2022年以来,共召开党建工作专题会议24次,召开党建季度推进会4次,深入各支部指导党建工作48次,约谈工作动力不够的支部书记6人,下发整改通知书64份,完成重点村整顿1个,形成了人人学党建、懂党建、用党建的良好工作格局。
坚持把组织建设作为核心任务,提升组织“战斗力”。扎实开展村“两委”换届工作回头看和“树旗评星促振兴”活动,对21个村(社区)班子进行集中研判,评选出“五面红旗村”3个,“六星书记”3人,巩固提升省级标准化示范村2个,重点村整治1个,调整支部书记1人。严格落实“1+4+X”主题党日和“三会一课”等制度,按要求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确保班子成员到村参加学习、讲党课、检查指导等参加组织生活率达到100%。以“消除空壳村、提升薄弱村、建强示范村”为目标,按照“党建+产业”思路,围绕“一轴三线示范”产业发展格局,成立产业党建联盟,推行“42211”分配机制,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全力做好财政、人才、政策、技术支持服务工作,确保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以“两单立规矩,三诺强担当,三定建机制”的“二三三”工作机制为抓手,开展督查检查12次,下发工作通报4次,发现并整改问题16个,开展集中观摩学习6次,组织人大代表视察4次,大会表彰4人,提醒谈话12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坚持把服务大局作为自觉行动,锤炼振兴“先锋队”。围绕“三百四千”工程奋力赶超行动,推行“一联四帮四提升”工作机制,建成金翼服装厂二期、祥瑞腾达电子厂等一批社区工厂,建成千亩红仁核桃玄参、宁农瓜果蔬菜、千亩烤烟等一批产业基地,引进核桃加工厂、卫岗乳业、设施大棚等一批文旅融合项目,已发展玄参1600亩,红仁核桃1500亩,香菇100万袋,瓜果蔬菜绿色大棚300个,为推动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通过“建立三个体系、形成一个机制、实现三化管理”的313工作机制,将全镇细化为425个网格,组建21个志愿服务队,目前已解决社会治理疑难问题320余个,解决宁农瓜果产业园、祥瑞腾达电子厂等13个重点项目发展难点,社会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增强。
坚持把为民服务作为根本要求,提高群众“满意度”。始终把党风廉政工作贯穿到镇党委工作全局,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强化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牢固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聚焦2021年度抓党建述职评议反馈和市县督察检查反馈问题,认真研判分析,紧紧盯住整改重点,推动建章立制、构建长效机制,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久久为功、驰而不息,确保问题不反弹,不重复出现。三是扎实开展“双百行动”,深入开展“五个到一线”活动,开展便民志愿服务3000余人次,受益群众1.3万人,把为人民服务贯穿到全镇各项重点工作的全过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供稿:洛南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