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村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第一线,是乡村振兴工作中坚实“领路人”,近年来,武功县通过强化村干部队伍建设、业务学习、评优选先、档案管理等方式,培养了一批高素质村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打造了一批干事“铁军”,打通了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基层队伍素质。乡村要发展,关键在干部。全县现任183个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5.6岁,高中以上学历实现全覆盖,四类人员占比达到76.8%,同时,按照每村至少2名后备人才标准,建立起后备人才库,全面参与村组事务各项工作,采取村党支部书记“帮”,驻村工作队成员“带”等方式,快速提升村级后备力量队伍整体实战能力,为实现“学历升、年龄降、结构优、素质高”的村“两委”干部队伍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村干部集体学习、相互交流经验)
加强干部业务学习,提升履职尽责能力。坚持把村级干部教育培训作为一项长期、系统性工作来抓。采取多级联动培训机制,择优推荐48名优秀党支部书记参加了省市各类培训;结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采取线上培训形式,对全县183名村党支部书记开展了2022年度“一肩挑”干部乡村振兴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各镇(街道)利用机关例会、座谈会等平台,通过以会代训、以训促学、以学致用的培训方式,强化对村“两委”干部理论政策和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提升了村干部政策水平和履职尽责能力。
(开展“一肩挑”集体线上培训)
加强干部评优选先,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先后选派23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及村“两委”其他干部参与学历提升,对不胜任农村工作的个别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组织调整,动态健全优化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带头人队伍。杨斌等5名村党支部书记荣获了市级“担当作为好支书”,董红梅等20余名村党支部书记在“七一”表彰大会中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近期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全省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推荐评选活动,进一步树立了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村干部参加全县“两优一先”表彰大会)
加强干部档案管理,促进规范管理水平。规范村干部档案管理,对全县村党支部书记实行“一人一档”,由县委组织部统一管理,参照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人事档案标准,细化10大类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范围,对履历材料、考核材料、培训材料、奖惩材料、学历材料、入党材料及其他有关材料纳入档案盒规范排序,以不漏一人、不缺一项的信息为标准建立村干部档案库,为村干部的教育培养、选拔任用、监督管理提供真实客观依据,强化了支部书记履职全过程监督管理。
(中共武功县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