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按照绿化管护和设施维护两个岗位,开始分头行动!”11月15日,在三原县陂西镇蔡王村村委会内,该村干部在碰头会上宣布党员服务活动继续开展。
这样的碰头会在蔡王村已成为常态。设岗定责开展以来,广大党员主动建言献策,积极参与村务管理和监督,提高了村级办事效率,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科学设岗提升“内动力”,“无位”变“有位”。
我们制定设岗定责制度,设立党员责任“小红牌”,是为了更好地落实该镇“同向提素质、齐心抓落实”“学习+实践”双推进工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蔡王村党务工作者娄小春说。
娄小春口中的设岗定责,是该镇针对农村无职党员“无权管事、无章理事、无法办事”的问题,积极探索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机制,坚持“按需设岗、因事设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原则,为基层党员设岗定责,围绕经济发展、村级管理等方面,设立了党风党纪监督岗、经济发展岗、参政议政岗、文明实践倡导岗等10类岗位,使无职党员实现“有岗有责”,各尽所能,充分发挥每个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实现村内同享同治同发展。
量才定岗深耕“责任田”,“无责”变“有责”。
知人善任,才能人尽其才。根据该村无职党员的实际情况,党支部班子成员通过召开党员大会,让无职党员结合自己实际情况书面申报岗位,明确规定有上岗意向的党员必须严格履行“报名推荐、支部定岗、组织谈话、公示明岗”4个步骤,并认真调查和了解党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结合无职党员的年龄、文化、体能、特长等实际,做到因人定岗、择优配岗。
“明确了工作岗位,帮村上干活再也不是‘多管闲事’了。”正在村委会值班的张军说道。
今年70岁的曹会茹,是该镇蔡王村一名有着52年党龄的老党员。身板还算硬朗的她积极参加村里的义务卫生清扫活动,望着整洁干净的村容村貌,她还不忘提示村民要爱护环境卫生。曹会茹说:“党支部给我设立了环境卫生监督岗,党员就得有党员意识,像个党员样,处处起带头作用。”
这是该镇因地制宜在全镇农村党员中设置“党员责任岗”,促进党员履责活动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镇党委为全镇900名农村党员设置岗位,设立党员责任“小红牌”,覆盖全镇21个村,使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每个村、每个家庭、每个群众,进一步畅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镇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氛围,让无职党员有职更有责,有职党员更加奋发有为。
定期评岗激发“微能量”,“无为”变“有为”。
设岗定责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蔡王村建立上岗无职党员培训、履岗承诺、党员评审定级等制度,加强对无职党员的跟踪管理和检查督促。采取个人述职、群众代表民主测评和党支部综合评定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述职评议,实行半年一小结,年终一总评,对每个党员做出年终评审鉴定考核,考核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获得优秀等次的党支部将给予精神激励和一定的物质奖励,获得不称职等次的将及时调整下岗。
“设岗定责激发了农村党员干事创业热情,提高了党员服务意识,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基层党组织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陂西镇党委副书记刘崇说道。同时,镇党委采取案例讲解、实地指导等方式开展培训,增强无职党员致富带富技能,做到“一个岗位一个亮点,一名党员一面旗帜”。
下一步,三原县将依托农业农村局和相关学用基地开展实地教学,组织农业技术人员走上田间地头,开展线下培训,引导农村无职党员走进示范合作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观摩学习、实践锻炼。
(中共三原县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