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旬邑县张洪镇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以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精准发力,推动村级党组织“整镇过硬、整县提升”活动扎实开展。
筑牢堡垒之基,构建基层“锦绣图”
坚持将夯实基层基础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第一工程”,筑牢战斗堡垒、锤炼过硬队伍,以高标准组织工作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投资14万元对村活动阵地进行了改造提升,科学设置了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功能部室,并梳理设立低保申请、扶贫救助、信访调处、高龄年鉴、合疗代缴等9类30余项代办服务清单,使村级阵地真正成为了党员群众愿意来、能办事、离不开的“红磁场”。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着力点,推行“群众下单、党员接单、支部买单”的服务模式,投资35万元对0.8公里返砂路进行了改造提升,投资100万元建成“互助幸福院”,安置村内孤寡老人12名,落实相关救助政策和帮扶措施,受到广大群众一致好评。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机制,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老模范等“五老”人员为核心,依托“邦靖调解工作室”,实行网格化管理,及时调解纠纷,用群众的“法”平群众的“事”,累计化解矛盾纠纷47起,形成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凝聚多方力量,共描生态“宜居图”
以打造整齐干净、设施完善的美丽新农村为目标,统筹推进“硬化、绿化、美化、净化”“四化”建设,让村庄更宜居、让生活高品质。在民宅建设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紧密结合村情实际,统一建筑风格、统一基础设施、统一绿化美化,设计并建成单体式、复合式群众住宅324户,保证了建设整体美观、群众居住满意。坚持将完善基础设施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庄品质的有力抓手,配套建设了污水处理站、公共卫生厕所、互助幸福院、景观排污涝池等公益设施,村内实现硬化道路贯通、雨污有效分流、电力线路入地、给水燃气到户、卫生厕所配套。坚持“应绿尽绿、兼顾美化”原则,大力实施村庄绿化工程,栽植油松、红叶石楠、大叶黄杨、高杆月季、金叶女贞等观赏花卉苗木17.6万棵(株),种植草坪12000平方米,绿化庭院360户2000平方米,全村绿化率达到40%,村庄“颜值”和“气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激活创新动能,打造振兴“产业图”
按照“1+X”产业发展思路,以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核心,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和乡村旅游,努力构建“多业共兴”的产业发展格局。按照“新栽示范园、改造老化园、推广新品种”思路,引导群众对原有老化果园进行改造升级,并积极开展“示范园”“采摘园”“观光园”和“万元果”创建行动,累计改造老化果园280亩,打造各类“示范园”290亩,切实把果园打造成为游园,把苹果由论斤卖向论个卖转变,持续放大苹果产业经济优势。坚持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富民强村的有力抓手,先后建成贮藏量1200吨的集体果品冷藏库、40亩“双矮”苹果示范园、8个樱桃观光采摘大棚、5个蔬菜大棚以及农趣电商驻西头村美丽乡村车间,为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以保存较好的古村庄和厚重的农耕文化为载体,先后建成了云尚·乡舍精品酒店、欢乐牧场和村史馆,并配套建设了景观涝池、老戏楼、旅游环线公路和游客接待中心,年接待游客达到10万人次以上,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社会变化的史诗大剧《黄土高天》以及《我爱北京天安门》等主旋律影视剧在西头取景拍摄,进一步扩大了西头乡村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中共旬邑县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