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有力凝聚起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
打通“神经末梢”提升组织力。把党组织建在社区楼栋和村组院落,确保党组织“触角”延伸到基层神经末梢、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全县组建社区和农村治理网格党小组335个,2123名农村党员担任网格员或网格长,形成了“镇党委-村级党(总)支部-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四级治理体系,实现基层党建网格与基层治理网格“双网融合”。
推行“两说一商”激发内生力。深化“四议两公开”,推行“干部说法说政策、群众说事说心声、大事要事民主协商”的“两说一商”议事方法,开放说事、民主评事、科学定事、合力干事,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构建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协商格局,有力促进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汉阴县平安建设满意度持续保持全省第一,并被授予全省“平安铜鼎”。“两说一商”做法在中农办《乡村治理动态》刊发。
推进“消薄行动”增强源动力。着眼共同富裕大场景,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基层治理的重要举措,深入推进集体经济“消薄行动”,全面实行村级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集体经济负责人,制定实施依托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提升村级干部待遇保障奖励办法,全县建成产业链党支部16个、省市级农业示范园区48个,发展特色产业13万亩,带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至11201元,位居全市第一方阵。
供稿:汉阴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