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乾县聚焦融合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乡村振兴工作,以推进农村党组织建设“整镇过硬、整县提升”活动为依托,着力在夯实基层基础、壮大产业发展、深化乡村治理上拓思路、下功夫、出实绩,以高质量党建赋能乡村振兴新动力。
夯基础,锻造乡村建设“支撑力”。农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基层的战斗堡垒,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一是建强组织基础。持续推动农村党组织“整镇过硬、整县提升”活动,创建6个市县级过硬镇。结合村“两委”换届“回头看”工作,持续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11个,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健康指数”。二是提升能力基础。聚焦基层党建、强村富民、乡村治理等内容,全面开展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为村党组织书记“充电蓄能”。三是厚植信仰基础。围绕理想信念、党性宗旨、能力素质、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重点内容,建立5大类11个党性教育锻炼提升基地,通过开展学习、观摩、谈话、体检等方式,对照初心使命,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
强产业,构建乡村发展“硬实力”。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基,只有产业发展了,乡村才能繁荣兴盛。一是找准发展方向。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更新换代种养殖等支柱产业,在“一村一品、一村多品”上动脑筋、做文章,努力打造泔河酥梨、漠西大葱等特色产业。二是明确发展模式。通过土地资源盘活、入股、独立领办、项目带动,建立物流基地等多种模式联动发力,探索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分解发展风险,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是拓宽销售渠道。在传统商贩销售的基础上,借助抖音、淘宝等互联网电商平台,有效拓宽产品的网络销售渠道。同时注册商标,发动“驻村第一书记”代言,形成“梦桃花椒”等一众品牌,有效发挥品牌效应。四是发挥示范作用。制定集体经济收益与村干部补贴挂钩办法,鼓励党员干部带头谋划富民产业,实现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党员富在产业链上,努力成为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多面手。
谋治理,抓实乡村振兴“内驱力”。加强基层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是加强生态建设。持续巩固和扩大北部旱腰带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成果,努力把旱腰带打造成“绿腰带”。以治污降霾、河库渠池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整治为重点,持之以恒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二是美化人居环境。因地制宜推进厕所革命,强化过程监管和后期管护,确保改厕质量,年内完成卫生改厕4150户。集中开展“三堆六乱”清理及4个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确保村容村貌长期保持干净整洁。三是推动乡风文明。以开展“五好家庭”“好公婆好儿媳”等多样的文化活动为抓手,创新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五链共治、法在基层”溯源治理,充分发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作用,引导形成优良的村风乡风。
(乾县县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