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宝鸡市金台区永利村:党建引领兴产业 农旅融合促发展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09-28 15:17 作者:王亚兰

宝鸡市金河镇永利村位于宝鸡市区西郊紫草塬,距离市区仅4公里,全村11个村民小组,503户1920人,村党支部下设2个党小组,党员76名。近年来,永利村按照“党建+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农户”的发展模式,从一个不起眼的塬区村发展成为集乡村旅游、果蔬生产、苗木培育为一体的产业兴旺村,先后荣获省级卫生村、省级扶贫先进合作社、省级十佳合作社,宝鸡市乡村旅游示范村、生态村、十大最美休闲乡村等多项荣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2019年的8万元增长到150万元, 2021年全村产业销售收入200余万元。

一是实施强基固本,夯实组织基础。坚持支部领导、能人驱动。加强支部班子建设,一批致富带头人进入村“两委”班子,现平均年龄45岁。班子成员9人,实行“一班人马,两套管理”的模式,同时兼管村务和合作社工作,一人一责,分工明确,从而确保了永利村发展致富路上的畅通。坚持党员主导、干群互动。把村组党性觉悟高、办事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党员安排到产业项目上,每名党员联系1-5名农户,在产业生产、销售等实施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创新倡导、共赢联动,团结西塬片区相临村,走党建引领协同发展道路。

二是拓展产业链,促进强村富民。2019年,永利村党支部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争取产业扶贫资金985万元,大力种植大棚蔬菜、花海、千亩桃园及大田农作物等,以产业发展三大板块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建成水气循环沙培大棚12座,种植乳瓜、圣女果、普罗旺斯西红柿,以河沙作为培育基质水肥循环利用,实现了无污染、无病虫害,因绿色无公害,口感好,受到广大市民的青睐。种植500亩花海循环开放,春开五彩油菜、七彩鲜花,秋开高粱花。从每年4月到5月,9月至10月,花海花期与棚内时令果蔬相得益彰,市内游客赏花观光品鲜果络绎不绝,成为了市内有名的网红打卡地。建成1000亩桃园,引进珍珠枣桃、北京八号等新品种,2022年珍珠枣桃初挂果产量达到15万斤,销售额达50余万元。如今,沙培乳瓜、西红柿和珍珠枣桃已打出“永利果蔬”品牌,为打造近郊旅游示范区奠定了发展基础。3月赏桃花、4月观油菜花海,5月大棚采摘,6月有鲜桃,8、9月有珍珠枣桃和葡萄,12-3月大棚反季节蔬菜面市成为永利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成为宝鸡市民近郊的优质果盘子、菜篮子、游园子。

三是提升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宜居乡村。争取市区资金118万元,彻底解决1至11组村民饮水问题,完成田间和村内道路硬化7.5公里、扩宽2公里。安装治安摄像头20个,新修文化广场4处,修建旅游公厕及林下停车场,种植景观树木6000余棵。大力开展农村户厕改造,提倡干净卫生的居住生活方式,户厕改造户达到全村户数的94%。修建1000立方米蓄水池一座,收集雨水,解决村民干旱期大田灌溉难题。投资约360万元,对村庄主干道“三化”处理、完善村内断头路、修建千余米城垛墙、污水治理站等项目,实施外墙保温6000平方。投资120万元提升改造阵地建设,将党建活动室、便民服务大厅、乡贤能人、幸福互助院等功能室配置标准,建设齐全;建成300多米文化墙,开展党建知识、村规民约、乡村振兴等宣传,实现村级发展与乡风文明齐头并进。远看永利村,白墙青瓦、街沿墙、门前小菜园、小花园,绿化带点缀,与花海旅游相映衬,人居环境极大改善提升。

四是配齐基础设施,走农旅融合发展道路。配套建设产业基础设施,建全智能育苗棚1座,棚内设施水平先进,经过学习,现已达到自行育苗的水准,不仅满足每年棚内约12万株幼苗的供应,节省从外购苗的成本,而且对外提供育苗,增加经济收入。建成果蔬配送中心,设置存放区、分拣区、包装区等,实现了果蔬销售精细分拣。修建冷库一座,为一年四季的果蔬提供保鲜保障。在长寿沟桥头建成农产品销售驿站一座,将永利村果蔬以批发和零售的形式呈现给游客,让游客在观光旅游同时采摘果蔬,融入式的体验感深深吸引了市区游客。同时,农产品交易驿站为马家原片区700亩特色葡萄和村民种植的大田菜提供销售平台,实现了村民坐在家门口挣收入的目的。永利村逐渐形成了高端、先进、创新、一流的果蔬优质新品种示范基地。村党支部鼓励村民发展特色农家乐,让游客在永利村观光游玩的同时,品尝农家时令美食,将近郊观光游、休闲采摘、农家美食相结合,走农旅融合发展道路。

现如今的永利村,实现了两季有花、三季有景、四季有果,全年有产业、全村可观光、全民幸福美、全域可发展的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美好景象。

(供稿:中共宝鸡市金台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