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礼泉县农业农村局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盯“保供、衔接、增收、改革”四个关键,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双轮驱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抓强组织引领,强化工作实效。扎实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拓展农业功能,构建“接二连三”产业发展链条、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以烽火、史德、烟霞镇为重点,开展小麦玉米一体化“吨粮田”建设,建成“吨粮田”2万亩,小麦平均亩产502.9公斤,玉米平均亩产655.4公斤;发放农机具补贴、社会化服务、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夏玉米扩种、玉米增密度提单产等项目资金7186万元。推广玉米增密度提单产技术,实施面积6.8万亩,小麦、玉米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小麦穗期重大病虫害防治率达到96%以上,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控率达到100%。
发展人才力量,增强内生动力。深入开展粮食、果品、设施、畜牧等生产技术培训,先后组织合作社负责人、乡土专家、农技人员赴洛南、千阳等地,考察学习苹果、辣椒新技术、新机制、新品种,培育产业技术骨干200余名;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种养殖大户、高素质农民开展农产品销售、专业合作社提升、集体经济发展等培训会,培训人员3000余人次,培训农民2.3万人次以上。
壮大集体经济,提升造血能力。坚持“强村优化、弱村壮大、空壳清零”的原则,大力推行“资源开发型、资本运作型、土地合作型、项目带动型、领办公司或经济实体型”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五条路径”,全面推广袁家、白村、三河等村级集体经济壮大经验做法,建立多渠道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机制。目前,全县213个行政村全面完成农村集体清产核资工作,已成立集体经济组织436个,辐射带动社员10980户,村集体经济年收益在100万元以上的村有4个,50万元以上的村有6个,10—50万元的村有11个,10万元以下的村有192个。
(供稿:中共礼泉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