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皋县接续演进“三联”内在逻辑,深入探索支部联建组织化、产业联盟实体化、资源联享具体化的实现途径,拓展提升村级党组织统筹空间、协调能力,汇聚推动产业振兴的强大合力。
组建片区党总支部,构建跨域协调“大脑”。坚持把“支部联建”理念凝结成具体的组织形态,按照同属一个镇党委管理的原则,统筹地域相近、人文相连、资源互补的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党组织,成立5个片区党总支部。党总支书记安排镇领导班子成员担任,联建的各支部书记担任总支委员。党总支不领导联建各方党务、村务、业务实际工作,着重围绕跨村域、跨领域推动产业发展发挥作用,具体抓好制定发展规划、调解跨域矛盾、推动资源整合、协调工作步伐四项任务,每季度开展联系会议,年底围绕职责落实情况召开组织生活会,根据需要联合组织党员培训、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安排党员帮贫扶困。
培育两类经济实体,配置抱团发展“引擎”。紧扣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需要,各片区党总支按照同一类产业能壮大规模、同条产业链能贯通环节、同一块地域能优势互补的标准,引导联建的村与村成立集体所有制经济实体,各村依据出资比例组建管理团队;引导联建的村与企业成立混合所有制经济实体,聘请职业经理人负责日常管理。“两类经济实体”在出资方联席会领导下按章程独立运营,涉及重大项目投资、大型资产处置、经营利润分配等事项,报请出资方联席会通过后执行。全县23个联建村联合成立集体所有制经济实体,35个村与企业成立混合所有制经济实体,打破行政区划经营园区35个、投资项目51个。
细化三种联享方式,贯通共利互惠“血脉”。开展股份合作,引导联建村与村、村与企业,按照市场选择优化集体资金、资源配置,10个村整合集体闲置土地127亩、村民闲置承包地3100亩,以土地入股方式,参与联建企业的农村产业园区建设。探索资产租赁方式,25个村集体通过统一组织、统一议价,累计有偿流转3200亩闲置土地到25个产业园区;先后盘活集体荒山1600亩、荒地127亩、闲置房屋117间,租赁给市场主体开发经营。推动契约共建,81个村与企业签订订单种植合同,6个村集体茶园与6家企业建立春茶代加工协议,4个村集体与企业在安康市区、岚皋县城合作开设了定点销售窗口。
(供稿:岚皋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