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秦都区:“小板凳”议事会 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08-26 15:41 作者:赵桐桐

近年来,秦都区以“民生无小事”为宗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打破传统会议模式,建立“小板凳议事会”制度。以入户“拉家常式”的讨论,让党员干部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实现大家事、大家议,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流动“小板凳”已成为创新党建载体、强化基层治理的一道风景。

将学习教育有效嵌入,让“小板凳”议事会“走心带感”。依托“小板凳”议事会,打破了以往召开会议、讲座的场地局限性,改变传统的党员群众坐在会议室集中学习的形式,组织党员群众利用农闲时间搬起板凳坐在一起,围成一桌,建起了“家门口”的学习阵地,实现了群众从被动参与向主动融合的转变,进一步拉近了干群邻里关系,在轻松鲜活的氛围中,让党的好声音、好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目前,各村正通过“小板凳”议事会组织“两委”干部、党员代表认真学习领悟近期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意见》精神,并迅速开展自查自纠和规范整治工作。

将“急难愁盼”全部融入,让“小板凳”议事会“暖心有情”。乡村振兴发展离不开村民的支持,自开启“小板凳”模式以来,马庄街道通过“小板凳”上的现场互动、民主议事,积极征求村民对乡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改善、村集体经济发展等事项的意见建议,切实做到群众事群众议,树立村民们的主人翁意识,为群众提供了“说问题、诉烦恼、表诉求、谈意见、提建议”的共商共治“微平台”今年以来,先后硬化各村生产路19公里,更换村内路灯500盏,新建生活垃圾房6座,新修排水渠道17公里,建设数字化乡村3个,完成新建、改扩建阵地21个,通过“小板凳”有效促进了全办各项工作的提升。

将弘扬践行乡风文明持续浸润,让“小板凳”议事会“化风成雨”。由村党支部书记、老党员、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指导员、包村干部轮流担任主讲人,围绕党的最新理论方针、居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惠民政策、法律知识、移风易俗、孝老爱亲、乡风文明等工作,运用群众听得懂的宣讲方式,让政策宣传、会议精神传达、村规民约治理更接地气、更入人心,“小板凳”正逐渐成为秦都区农村凝聚发展共识、促进乡村振兴的一条有效途径。截至目前,各村通过专题宣讲+百姓宣讲,已累计召开“小板凳”议事300余场次,调解矛盾纠纷70余起,为群众办实事100余件。

供稿:咸阳市秦都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