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三步走、三解决 全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08-23 17:36 作者:高洁

去年以来,礼泉县西张堡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整镇过硬”的具体要求,创新举措,一鼓作气,实现了12个村集体经济全部“清零”。主要方法是“三步走、三解决”:第一步,解决思想不重视问题;第二步,解决底子不清不实的问题;第三步,解决办法不多,措施不活,效益不好的问题。

第一步,解决对发展集体经济不够重视的问题。

年初,召开讨论会,明确提出将今年的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考核支部书记是否合格的重要条件,要求既要当好村党组织的书记,又要当好村级经济发展的理事长、带头人,逐村议措施、逐村定目标、逐村签订军令状。提出了“1236”的工作目标:1、即一个村收入过亿元;2、两个村收入过百万;3、3个村收入过50万;6、6个村收入5万以上,实现全镇“清零”目标。使村级经济发展各级思想重视、赏罚分明、目标明确,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步,解决村级集体财产底子不清不实的问题。

发展村集体经济,村级集体财产是关键,虽然都进行了清产核资,但核定的资产怎么发挥作用,是否能发挥作用,是紧迫的问题。结合西张堡镇各村的突出问题,我们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针对集体用地长期不足额缴纳承包费、或者占用的问题。成立专项清查小组,逐地逐地过,该缴纳的缴纳,该清退的清退。全镇各村累计追回承包款28万元,收回土地360余亩。尤其是土洞村、张什村从前任干部、群众手里追回集体用地80亩、100亩;另一方面,针对村级集体财产不规范发包的问题,很多村村办小学、机井、村办企业等集体财产的发包不够规范、或者低价一包就是几十年,造成了集体财产的极大浪费。对此,我们清查小组积极发挥作用,从发包程序是否规范、承包期限是否合规、发包主体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清查,追回了中心村集体建设用地20亩、废除土洞村村级小学的不合规发包等。这些举措,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既弘扬了正气,又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积累了资本。

第三步,解决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办法不多,措施不活,效益不好的问题。

思想重视了、集体财产明晰了,下来就是如何发展的问题,很多村支部书记办法不多困难多,措施不活理由多、能力不强好勉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内学白村老大哥的经验,外学赵家峁的“三变”经验。结合实际,鼓励干部先行先试,通过努力,西张堡镇各村集体经济主要呈现出三种方式:

QQ截图20220823171235.jpg

白村

1、领办企业型。支部书记结合村情实际,亲自挂帅、拿钱入股带头建园区、办企业。例如,西张堡镇东临村,支部书记刘文纯,抓住毗邻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的实际,带领两委干部流转土地800亩,投资210万元,建设蔬菜种植配送中心已经建成,开始为园区40多家企业,2800多人提供粮油蔬菜蛋奶配送服务;中心村的支部书记曹建平,带领两委会成员流转土地1100亩,订单种植高粱,效益也很不错。

QQ截图20220823171251.jpg

东临村蔬菜种植配送中心

2、入股合作性。支部书记资金不够雄厚,也没找到好的门路,那就借力招商引资,入股合作发展。西张堡镇沿村、土洞村引进建设投资1.2亿元的海福地农业园区,集体分别以45亩、30亩集体地零地价参与入股,分红协作,对上级的集体经济补助资金也以股份的形式参股;卢家村引进建设投资8000万元的档案馆建设项目,也是集体地零地价入股,每年分红6余万元。西刘村食用菌基地,东临村粮食烘干项目,都是集体经济入股合作。

QQ截图20220823171309.jpg

海福地农业园区

QQ截图20220823171319.jpg

卢家村档案馆

QQ截图20220823171329.jpg

西刘村食用菌基地

3、资产租赁型。利用村集体资产,通过出租的方式,让村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实现村集体经济稳定增长。西刘村将老学校租赁给京东物流,建成配送站,单这一笔,每年就有6万元的收入;旭日村早早就建成了早熟果品交易市场,但由于管理不善,商贩沿路收、群众沿路卖,都不进市场,造成严重的交通堵塞和安全隐患,通过组建专班,全部入市管理,只收取果商的费用,市场早2点开市,车水马龙,每天就有1000多元入账,真正让闲置的资产“动”起来、“活”起来。

QQ截图20220823171339.jpg

旭日村早熟果品交易市场

通过努力,西张堡镇各村比学赶超发展集体经济的氛围已经形成,1236的发展目标也基本实现。

(中共礼泉县西张堡镇委员会供稿)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