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州市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多措并举,积极探索新路径、新模式,为推动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组织基础。
建强“火车头”
创新推行“联村党建”模式,通过组建强村带动型、村村互助型、产业牵引型、村企联建型,城乡融合型等联合党组织,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化解“弱村发展难、强村突破难、资源整合难”等问题。采取村党组织和公司采取阵地联建、活动联办等方式抓党建,建立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村集体经济法人治理、收益分配、监督管理和激励等机制。同时在各产业园成立临时党支部,各生产区块成立党小组,田间建立党员示范岗,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推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彬州市北极镇在文家坡村、旺安村、车村成立联合党委,对3个村的荒山荒坡地等资源进行集中“打包”,实现抱团发展、合作共赢。
选好“领头雁”
开展乡村振兴“擂台比武”,评选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锻造村“两委”班子、驻村干部和集体经济带头人队伍。充分发挥特派员、致富能手、种养大户等人才示范作用,全面推行党员服务岗、攻坚克难突击队等做法,组织党员致富能手至少结对帮带1户群众,引导党员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当先锋做表率。开展乡村振兴“专家人才下基层”服务活动,实施农技推广特聘计划。支持引导党员带头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选派10名退出领导岗位职级公务员到村担任乡村振兴特派员,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献智出力。
激发“源动力”
遴选20个条件成熟的村重点扶持,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周边村一同发展,在用好中央扶持资金同时,市财政列支专项资金进行支持。推行星级党组织和红旗村评选长效机制,每年评选一批产业发展红旗村,对乡村振兴示范村推行“三包两派一奖补”机制,市财政每年列支4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年终考核排名前五位的村给予奖励。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与干部补贴挂钩机制,按照当年经营性纯收入10%的比例提取奖补资金对村干部予以奖励。投资2.2亿元建设以苹果、梨为主的“一村一园”125个、1.44万亩,2021年,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800万元。
(中共彬州市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