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宝塔区川口镇川口村依托深厚的乡村红色文化资源,重点围绕筑牢红色堡垒、壮大村集体经济、弘扬红色文化、建美红色村庄四个方面,扎实推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各项工作,着力把川口村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村。
筑牢红色堡垒。把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从党员干部、返乡创业青年、致富带头人中选拔优秀人才,配强“两委班子”成员,打造出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干部队伍,夯实基层党组织人才基础,为推动乡村振兴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作用。换出了新气象,组成了生力军,在村党支部带领下,坚持“三会一课”制度雷打不动,党员干部通过讲心得、谈感悟、提建议,越谈越敞亮、越讲越通透,把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讲到群众心里去,大大改善全村的精神面貌,呈现出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
发展红色经济。聚焦红色文化,做好“双色”融合。村党支部依托川口村红色文化资源,立足土地广泛的村情实际,以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为契机,发展花卉养殖特色产业,培植绿色业态,实现“红+绿”双色融合发展,依托县委、县政府旧址二期建设,谋划村集体大棚二期建设,将“红色旅游”与“农家乐”结合在一起,走出一条具有川口村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让游客不只是来农家乐吃顿饭,更要体验劳动,重温红色记忆,积蓄红色力量。
开展红色教育。川口村通过积极打造“一馆一室一屋一场一阶梯”的红色阵地,将延安县委、县政府旧址与村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红色阶梯整合利用,常态化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以讲党课、主题党日、秧歌快板等文艺活动的多种形式,将“听不懂”的理论转化为百姓喜欢的小故事,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情感温度,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理论素养。走在村委办公大楼的红色阶梯上,村“两委”班子时刻警醒自己要“向上走”,要学习新知识、新政策,要眼睛向下看民情、耳朵向下听民声、心脑向下知民意、脚步向下解民忧。
建美红色川口。近年来,川口村党支部通过建立“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三委班子成员”的网络化管理机制,树牢“生态优先、环保优先”的发展理念,将环境保护治理贯穿于红色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由村三委会成员实行包段制,日常负责环境卫生督察检查以及及时整改,并组织对村庄道路进行绿化,实现新农村建设、通村道路硬化、建设文化广场等,设置定点投放垃圾箱3个,建成无害化卫生厕所3个。组建环境卫生保洁队,开展以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常态化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和巡逻检查,每月定期清理村内卫生死角,铲除道路沿线杂草杂物,消除乱搭乱建,引导村民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满意度有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