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永寿县人社局派驻卢庄村工作队紧紧围绕防返贫动态监测这一工作重点,坚持未雨绸缪,采取五项举措,巧下“先手棋”、精筑“防护墙”,从源头上杜绝返贫致贫现象的发生,有效推进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狠抓产业发展,夯实“根基”。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的目标要求,壮大主导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增强群众增收后劲、夯实产业根基。通过创建“支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全新模式,以骏凯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引领,精心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建成高标准化产业园区。同时,依托村集体垫资,通过生猪代养等方式帮助农户,积极发展种养殖等小众产业,既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又实现了群众稳定增收。目前,全村呈现出特色产业已成规模、小众产业遍地开花的喜人局面。
多方促成就业,拓展“路径”。围绕农户持续稳定增收总体目标,促进村内劳动力多渠道、全方位转移就业,确保“一越线”指标达标过硬。积极联系县人社局等部门,通过微信群、广播、入户、张贴广告等形式,为年富力强、家庭无拖累的劳动力提供外出就业岗位172人次。对因照看老人小孩不能外出劳动的群众,一方面,村“两委”班子通过研究决定增设公益岗位,吸纳更多的群众就业;另一方面,由驻村工作队协调村集体经济组织、种养大户等,提供玉米种植覆膜、花椒采摘、小杂粮抢收等季节性临时用工,“千方百计”让群众有活干、有钱挣,最大限度地增加群众收入。
落实落细政策,巩固“成效”。坚持脱贫不脱政策,将乡村振兴政策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力抓手。逐户逐人摸底排查,建立政策落实台账,坚持动态监测,对人员发生变化以及出现重大疾病或天灾人祸的特殊困难群体,及时调整,予以取缔或纳入。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核查,及时解决政策落实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政策措施落实对象精准、足额兑现,最大限度地让群众应享尽享到政策的红利。
倾情为民办事,激发“内力”。聚焦“三保障”,确定水管员定期清洗水塔、电工加强对农村供水管道和农户家庭用电线路的监测和管护维修,使群众吃上放心水、用上安全电;疫情期间,坚持24小时疫情值班,对进出车辆人员测温、扫码、登记,组织开展核酸检测和公共场所消杀,织密织牢群众健康第一道防线。同时,联系社会企业和爱心人士等大力开展疫情献爱心活动15批次,为村级战“疫”补充了“弹药粮草”;定期走访了解特困供养人员、低保人员及居家医学监测人员生活物资供应方面的需求,并及时进行采购并送货上门,确保群众安全、安心度过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积极争取县人社局开展“暖冬行动”,为困难群众送去电暖气20台,确保他们温暖过冬。
实行网格管理,消除“风险”。将防返贫动态监测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在村上确定了8名防贫监测预警网格员。建立了包片领导、村支部书记和包村干部、支部副书记和村副主任、监测预警网格员“四级”网格防返贫致贫监测管理机制,明确了各级任务,夯实了监测责任,形成了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由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成员、监测网格员,坚持每周开展一次集中走访排查,既向群众宣传政策、帮农户制定规划、引导其发家致富路,又准确掌握了生产生活等实情,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对长期无人户通过电话、微信等联系,了解“两不愁、三保障”及是否发生重大变故等情况,摸排做到了“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每月坚持组织召开一次研判会,互通情况,梳理防贫风险点,议定精准帮扶措施,确保所有风险点排查、消除全覆盖、零遗漏。
(永寿县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