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乾县持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组织振兴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力有序有效。
抓培养,蓄足乡村振兴“人才库”源头活水。不断推进以党建为引领的人才培训模式,组织开展以果椒栽植、蔬菜种植、畜禽养殖和劳务培训为主的农村实用人才技能培训,将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纳入全县教育培训计划,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举办各类培训班。2021年以来,全县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85人,对农副产品市场营销、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等课题进行学习和培训。遴选108名技术指导员开展包村联户工作,定期开设“田间课堂”,深入田间地头、养殖圈舍、生产一线开展实地培训,推进生产能手,经营能人等培育工作,大幅提升基层人才技能水平。
抓组织,优化乡村振兴“领路人”梯次配备。在村级换届选举中紧扣“双好双强”目标,围绕“五选五优选十不选”清单,坚持“先联审、再选人、后备案”原则,将“五类人员”作为村干部选人的重要渠道。通过今年选举,共选拔479名致富能手、398名经商返乡人员、139名返乡大学生、352名退役军人进入村“两委”班子。新一届“两委”班子平均年龄44.3岁,较上届下降6.5岁,高中及以上学历占比100%。实现了年龄降、学历升、结构优的目标,择优储备支部书记后备干部346名,确保源头活水。坚持“要派就真派,要派就派实”原则,从县直各部门的党员干部中精选驻村第一书记67名,工作队员463人,组建驻村工作队174支,参与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帮助人才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抓人才,激发乡村振兴“新引擎”内生动力。以乾县籍在外高层次人才、外出返乡致富能人、大学毕业生和退伍军人为重点,大力实施“筑巢”“外引”“归巢”“双创”“内培”“留才”六大工程,逐步形成“高精尖缺人才引进、农村能人回归、走出去引才”的局面项目。坚持“党建+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县173个村党员队伍中广泛筛选本科毕业生、致富能手、退伍军人等乡土人才,定期沟通联系,密切关注人才动向,及时将有意向回旌发展的人才招聘为村级后备干部,打造形成“234”(20岁、30岁、40岁)村后备干部梯队。大力推行简政放权措施、推出系列改革措施,完善“预约+延时+上门”服务工作机制,为回乡创办企业的乡土人才提供预约服务,保障延时服务“零拒绝”;开通回乡创办企业审批“绿色通道”,实现“一窗受理、集成办理”,努力提供更加精准、更有温度的人才服务,最大限度激发乡土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乾县县委组织部供稿)